《长恨歌》原文及译文

时间:2024-01-31 15:35:45 长恨歌 我要投稿

《长恨歌》原文及译文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下面就由小编带大家来欣赏这首诗。

  《长恨歌》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偏。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注解:

  1、汉皇:指唐明皇。

  2、御宇:治理天下。

  3、渔阳鼙鼓:指安禄山在渔阳起兵叛乱。

  4、薄:临近、靠近。

  5、信:任凭。

  6、碧落:道家称天空为碧落。

  7、玉扃:门闩。

  8、迤逦开:一路敞开。

  9、阑干:纵横。

  10、杨家有女:杨贵妃(719—756),小字玉环,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为蜀州司户杨玄琰之女。幼年丧父,养在叔父杨玄珪家。初为唐玄宗之子寿王李琩妃。唐玄宗宠妃武惠妃死,遂属意于杨玉环。先使杨玉环出家入女道士籍,号太真。再为寿王聘韦昭训女。天宝三载(744),杨玉环入宫,次年立为贵妃。初:刚刚。

  11、“养在深闺”句:此句是为唐玄宗隐讳,如南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九所云:“白乐天《长恨歌》书太真本末详矣,殊不为君讳。然太真本寿王妃,白云‘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何耶?盖宴昵之私犹可以书,而大恶不容不隐。”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此诗整体构思的需要。闺,闺房,指女子居住的内室。这里代指杨贵妃叔父的家。识,发现。

  12、天生丽质:天生的美貌。自弃:原意为不求上进,这里引申为默默无闻。

  13、一朝(zhāo):一日。君王侧:皇帝的身边。

  14、回眸(móu):转动眼珠。百媚生:显出千种娇态,万种风情。

  15、六宫粉黛:指宫内所有妃嫔。六宫,古代天子有六宫。《周礼·天官·内宰》:“诏王后帅六宫之人。”郑玄注认为,正寝一,燕寝五,合称六宫。后泛称皇后妃嫔居住之处。粉黛,本为女性化妆用品,粉以抹脸,黛以描眉。此代指六宫中的女性。无颜色:意谓相形之下,她们的容颜全都黯然失色。

  16、华清池:在昭应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南骊山北麓。其地有温泉,唐开元中,建温泉宫,天宝时改名华清宫。唐玄宗常往避寒,辟浴池十余处。

  17、凝脂:形容皮肤白嫩滑腻,犹如凝结的油脂。《诗经·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18、侍儿:宫女。娇:妩媚可爱。

  19、始是:正是。新承恩泽:刚得到皇帝的宠幸。

  20、云鬓:形容女子鬓发盛美如云。《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花颜:美丽如花的容貌。一作“花冠”。金步摇:金首饰,钗的一种,用金银丝盘成花的形状,上面缀有下垂的珠玉,插于发鬓,走动的时候会微微摇晃。《新唐书·五行志》:“天宝初,……妇人则簪步摇钗,衿袖窄小。”北宋乐史《杨太真外传》上:“是夕(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上(唐玄宗)又自执丽水镇库紫磨金琢成步摇至妆阁,亲与插鬓。”

  21、芙蓉帐:绣着莲花图案的帐子,形容其精美。南朝梁萧纲《戏作谢惠连体十三韵》:“珠绳翡翠帷,绮幕芙蓉帐。”春宵:春夜。此句一作“芙蓉帐里暖春宵”。

  22、苦短:苦于太短。暗示寻欢无厌,故嫌夜短。日高起:太阳已经升得很高还未起床。

  23、“从此君王”句:古代皇帝例行在五更前在正殿接见大臣,听取朝政。不早朝,就是不理朝政。

  24、承欢:迎合人意,博取欢心。侍宴:陪伴皇帝宴饮。一作“侍寝”。无闲暇:没有空闲,即接连不断。

  25、夜专夜:夜夜专宠。指每夜由杨贵妃一人陪伴。《礼记·内则》:“五日之御。”汉郑玄注:“次夫人专夜,则五日也。”

  26、后宫:后妃居住的地方。一作“汉宫”。三千人:言后宫女子之多,不是实指。《旧唐书·后妃传》记武惠妃死后,唐玄宗郁郁寡欢,“后庭数千,无可意者”。另据《旧唐书·宦官传》记载,“开元、天宝年间,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皇子十宅院,皇孙百孙院,东都大内、上阳两宫,大率宫女四万人。”

  27、一身:指杨贵妃一人。

  28、金屋:《汉武故事》:“帝为胶东王,数岁,长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曰:‘欲得。’……指其女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后多用以指为宠姬爱妾专修的华美房屋。妆成:梳妆打扮完毕。侍夜:侍奉皇帝过夜。

  29、玉楼:华美的楼台。西汉东方朔《十洲记》载,昆仑山有玉楼十二所。醉和春:醉意和着春意。

  30、“姊妹弟兄”句:《新唐书·杨贵妃传》:“天宝初,进册贵妃。追赠父玄琰太尉、齐国公,擢叔玄珪光禄卿,宗兄铦鸿胪卿,锜侍御史,尚太华公主。……而钊亦浸显。钊,国忠也。三姊皆美劭,帝呼为姨,封韩、虢、秦三国为夫人。出入宫掖,恩宠声焰震天下。”列土,分封土地。这里指在指定地区内直接征收人民的租税。《汉书·谷永传》:“臣闻天生蒸民不能相洽,为立王者,以统理之。方制海内,非为天子;列土封疆,非为诸侯。皆以为民也。”

  31、可怜:可爱,可羡。

  32、“遂令天下”二句:意谓使传统的重男轻女的风气都改变了。陈鸿《长恨歌传》:“故当时谣咏有云:‘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又曰:‘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其为人心羡慕如此。”又,秦时歌谣有云:“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汉时歌谣有云:“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唐谣由此变化而来。遂令,就使得。重,重视,看重。

  33、骊宫:即华清宫。因为在骊山之上,故称。唐玄宗和杨贵妃常在此作乐。青云:高空。

  34、仙乐:形容音乐优美,如天上仙人之乐,非人间能闻。

  35、缓歌慢舞:柔和的歌声和舒缓的舞姿。慢,一作“谩”,又作“缦”。凝丝竹:指歌舞与伴奏的音乐十分合拍。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36、尽日:终日,整天。看不足:看不厌。一作“听不足”。

  37、惊破:打断。指打断了唐玄宗和杨贵妃沉溺歌舞的生活。霓裳羽衣曲:舞曲名,本名《婆罗门》,西域乐舞之一。开元中,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献入宫廷,唐玄宗又亲加改编。舞与乐皆演缥缈仙境和仙女形象。陈鸿《长恨歌传》:“(杨玉环)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霓裳(ní cháng),飘拂轻柔的舞衣。羽衣,指轻盈的衣衫。

  38、九重城阙(què):指京城。京城为皇宫所在,古制,天子之居有门九重,故称。战国宋玉《九辩》:“君之门以九重。”阙,宫门上的望楼。烟尘:烽烟与尘土,指战火。

  39、“千乘万骑”句: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破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带领杨贵妃等出延秋门向西南方向逃走。当时随行护卫并不多,“千乘万骑”是夸大之词。乘(shèng),一车四马为一乘。骑(jì),一人一马为一骑。

  40、翠华: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帜,这里指皇帝的车驾。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行复止:走着走着停下来。这里指唐玄宗的禁军大将陈玄礼受太子李亨的指使,在马嵬驿发动兵变。

  41、“西出都门”句:指长安至马嵬驿的路程。马嵬驿故址在兴平县(今陕西兴平)西北二十三里,距长安一百一十里。相传晋人马嵬在此筑城,故名。都门,指延秋门。

  42、“六军不发”二句:陈鸿《长恨歌传》:“潼关不守,翠华南幸,出咸阳,道次马嵬亭。六军徘徊,持戟不进。从官郎吏伏上马前,请诛晁错(借指杨国忠)以谢天下。国忠奉氂缨盘水死于道周。左右之意未快。上问之,当时敢言者请以贵妃塞天下怨。上知不免,而不忍见其死,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仓皇展转,竟死于尺组之下。”六军,指皇帝的禁卫军。周制,王有六军。当时实际是四军,即左龙武军、右龙武军、左羽林军、右羽林军。不发,不肯继续前进。无奈何,一作“知奈何”。宛转,缠绵委屈状,含哀怜意。形容杨贵妃临死时的情态。蛾眉,蚕蛾的眉毛细长弯曲,用来形容美女的眉毛,并作为美女的代称。这里指杨贵妃。《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马前死,意谓死于兵乱中。

  43、花钿(diàn):金玉等制的花朵形首饰。《旧唐书·舆服志》:“内外命妇服花钿,翟衣青质。”委:抛弃。

  44、翠翘:形似翠鸟尾的首饰。金雀:雀形金钗,似凤。玉搔头:玉簪。《西京杂记》卷二:“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以上两句实应读作“花钿、翠翘、金雀、玉搔头委地无人收”,因限于诗句字数,故拆为二句。

  45、君王:指唐玄宗。掩面:遮住面孔。悲不忍见的样子,哭泣的样子。

  46、回看:一作“回首”。血泪相和流:指死者有血,生者有泪,两相和流。

  47、黄埃:黄尘,尘土。散漫:弥漫四散,遍布。萧索:风雨吹打树叶的声音。

  48、云栈(zhàn):高耸入云的栈道(山岩险要处凿石架木筑成的通道)。萦纡(yū):曲折回旋的样子。一作“萦回”。剑阁:在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大剑山、小剑山之间,为川陕间主要通道,即南栈道的一部分,又名剑门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小剑戍,北去大剑三十里,连山绝险,飞阁相通,故谓之剑阁也。”《旧唐书·地理志》:“剑州剑门县界大剑山,即梁山也。其北三十里,有小剑山、大剑山,有阁道三十里。”

  49、峨嵋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峨嵋山,去成都千里,然秋日清澄,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由长安到成都,并不经过峨嵋山,这里是泛指蜀中的山。一说,指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境内的小峨眉山,玄宗幸蜀,实经此地。山下少人行:一作“山上少行人”。

  50、旌旗:旗帜。日色薄:日光暗淡。

  51、蜀(shǔ):今四川境内,在古代属蜀国。

  52、圣主:封建时代文人对皇帝的尊称,此指唐玄宗。情:思念杨贵妃之情。

  53、行宫:皇帝出行时的住所。

  54、“夜雨闻铃”句:唐代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焉。”此句暗咏其事。铃,栈道铁索上所挂铃铛,以便行人闻铃声前后照应。

  55、“天旋地转”句: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十月,郭子仪军队收复长安,肃宗派太子太师韦见素迎玄宗于蜀郡。同年十二月,玄宗还京。天旋地转,谓大局转变,形势好转。一作“天旋日转”。龙驭(yù),皇帝的车驾。东晋王嘉《拾遗记》:“禹逾峻山,则神龙而为驭。”

  56、“到此踌躇”句:《旧唐书·后妃传》:“上皇自蜀还,令中使祭奠,诏令改葬。礼部侍郎李揆曰:‘龙武将士诛国忠,以其负国兆乱。今改葬故妃,恐将士疑惧,葬礼未可行。’乃止。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乃令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之。”此,指马嵬驿。踌躇,徘徊不前。不能去,不愿意离去。

  57、泥土:一作“尘土”。

  58、“不见玉颜”句:意谓不见玉颜,空见死处。“见”字省略,意承上半句“不见玉颜”的“见”。玉颜,形容美丽的容貌。此指杨贵妃。空,徒。

  59、沾衣:指流泪。

  60、东望都门:向东望着长安。信马归:因为心情悲伤,所以无心鞭马,任马前行。信,听凭,随意。

  61、太液:太液池,在汉建章宫内。唐沿其称,在大明宫内。芙蓉:荷花。未央:宫名,汉初所建。故址在长安故城内西南角。唐时修葺,唐末毁。太液、未央都泛指宫廷池苑。

  62、“芙蓉如面”二句:面对芙蓉、杨柳,睹物思人,又想起杨贵妃来。

  63、花开日:一作“花开夜”。

  64、西宫:太极宫,又称西内。南内:兴庆宫,又称南苑。兴庆宫在东内之南,故曰南内。一作“南苑”。据《资治通鉴》载,唐玄宗返京后,初居兴庆宫。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因兴庆宫临近大街,时常和外界接触,权宦李辅国便假借肃宗名义,胁迫玄宗迁往太极宫的甘露殿,变相软禁起来,并流贬玄宗亲信高力士、陈玄礼等人。

  65、落叶:一作“宫叶”。红不扫:指秋天落叶满地也无人打扫。

  66、梨园弟子:《新唐书·礼乐志》载,唐玄宗曾选乐工三百人,宫女数百人,教授乐曲于梨园,亲自订正声误,号“皇帝梨园弟子”。梨园故址一在长安禁苑中,一在宜春院。梨园,宫内习艺的机构。白发新,有了新长出的白头发,意为已经老了。

  67、椒房:后妃所住的宫殿。用花椒和泥涂壁,取其温暖而有香气,兼有多子之意。阿监(ā jiàn),宫中女官。《新唐书·百官志》载,内官宫正有阿监、副监,视七品。阿,发语词。青娥:青春美貌之意,指椒房阿监。西汉扬雄《方言》卷二:“秦、晋之间,美貌谓之娥。”此句意谓经过几年的变乱,这些女官也由年轻而衰老了。

  68、夕殿萤飞:化用南朝齐谢朓《玉阶怨》:“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用以烘托凄凉的环境。思悄然:意兴索然。悄然,忧愁的样子。

  69、“孤灯挑尽”句:古代宫廷及豪门贵族,夜间燃烛,不点油灯。这里用以形容唐玄宗晚年生活环境的凄苦,并非实叙。孤灯,一作“秋灯”。古代以灯草为引来点亮油灯,每过一会儿就要把灯草往前挑一挑,让其能燃烧得更明亮。挑尽,指灯草快要燃尽,形容夜已深。

  70、“迟迟钟鼓”句:因为彻夜难眠,所以觉得钟鼓敲得迟,时间过得慢。钟鼓,这里指宫中的计时器具。

  71、耿耿(gěng gěng):微明的样子。星河:银河。欲曙天:天快要亮的时候。

  72、鸳鸯瓦:嵌合成对的瓦片。两瓦一俯一仰,构成一对,叫作鸳鸯瓦。鸳鸯,常雌雄相随的水禽。霜华:霜花。重:指霜层较厚。

  73、翡翠衾寒:一作“旧枕故衾”。翡翠衾(qīn),绣有翡翠鸟的被子。一说指面上饰有翡翠鸟羽毛的被子。翡翠,旧说翡翠亦雌雄相随之鸟。谁与共:即“与谁共”。

  74、悠悠:长远的样子。经年:一年又一年,年复一年。

  75、魂魄:指杨贵妃的亡魂。

  76、“临邛道士”句:意谓来自临邛、作客长安的一位道士。临邛(qióng),县名,唐属剑南道,今四川省邛崃市。道士,一作“方士”。鸿都,东汉都城洛阳宫门名,其内置学及书库。此处借指唐都长安。

  77、精诚:指道士的专精法术。致魂魄:将杨贵妃的魂灵召来。照应上文的“魂魄不曾来入梦”句。致,招致,引来。

  78、辗转思:翻来覆去的思念。辗转,反复,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样子。一作“展转”。思,一作“恩”。

  79、遂:因而。教:令,使得。方士:讲究神仙方术的人,即道士。殷勤:尽力,不辞辛劳。

  80、排空驭气:指腾云驾雾。排空,冲向高空。一作“排云”。奔如电:如闪电般奔驰。

  81、求之遍:到处去找她。之,指杨贵妃的魂魄。

  82、“上穷碧落”句:意谓上穷碧落下穷黄泉。穷,穷尽,找遍。碧落,道家对天界的称呼。《度人经》:“昔于始青天中碧落高歌。”注:“始青天乃东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满,是云碧落。”黄泉,地下深处见水的地方。这里指地下。

  83、茫茫:空虚广阔的样子。

  84、“忽闻海上”句: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

  85、缥缈(piāo miǎ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一作“缥渺”。

  86、楼阁:一作“楼殿”。玲珑:华美精巧。五云起:高耸于五色祥云之中。《云笈七签》:“元洲有绝空之宫,在五云之中。”五云,指具有五彩之色(通常为青、白、赤、黑、黄五色)的云,古代经常以此来占卜吉凶。《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禄象。”东汉郑玄曾注引汉代郑司农的说法解释:“以二至二分观云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

  87、绰约:美好轻盈的样子。《庄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仙子:仙女。

  88、字太真:一作“字玉真”,又作“名玉妃”。字,表字。太真,杨贵妃原名玉环,被度为女道士时叫太真,住内太真宫,所以这里用作仙号。

  89、参差(cēn cī)是:看起来差不多。参差,几乎,差不多。

  90、“金阙西厢”句:意谓在金阙西面敲着白玉之门。金阙,金碧辉煌的神仙宫观。道家谓天上有黄金阙、白玉京,为天帝与仙人居处。东晋葛洪《枕中书》:“吾复千年之间,当招子登太上金阙,朝宴玉京也。”西厢,《尔雅·释宫》:“室有东西厢曰庙。”西厢在右。一作“两厢”。叩(kòu),敲。扃(jiōng),自外关闭门户用的门闩,也指门户。

  91、“转教小玉”句:意谓仙府重深,须经过辗转通报的手续。陈鸿《长恨歌传》:“方士抽簪扣扉,有双鬟童女,出应其门。方士造次未及言,而双鬟复入。俄有碧衣侍女之至,诘其所从。方士因称唐天子使者,且致其命。”转教,指托侍女通报。小玉和双成都是古代神话中的女子。小玉,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吴妖小玉飞作烟”句原注云:“夫差女小玉死后形见于王,其母抱之,霏微若烟雾散空。”唐人诗中多借指侍女。双成,即董双成,传说中西王母侍女。《汉武帝内传》:“西王母命玉女董双成吹云和之笙。”此处皆指太真侍女。

  92、闻到:听说是。汉家:指唐朝,仍是借汉喻唐。天子使:指唐玄宗的使者。

  93、九华帐:鲜艳的花罗帐。西晋张华《博物志》卷三:“汉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泽,以求神仙之道。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当来,乃供帐九华殿以待之。”帐里:一作“帐下”。

  94、揽衣:披上衣服。徘徊:走来走去,犹豫不决的样子。一作“裴回”。

  95、珠箔(bó):用珍珠穿成的帘箔。银屏:镶嵌银丝花纹的屏风。一作“银钩”。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的样子。这里有接连不断、依次的意思。一作“逦迤”。

  96、云鬓:一作“云髻”。半偏:不整齐。新睡觉(jiào):刚睡醒。觉,醒。

  97、花冠:指妇女所戴的装饰美丽的帽子。不整:不整齐。

  98、“风吹仙袂”句:《旧唐书·杨贵妃传》:“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北宋乐史《杨太真外传》上:“上又宴诸王于木兰殿。时木兰花发,皇情不悦。妃醉中舞霓裳羽衣一曲,天颜大悦。”白居易《胡旋女》:“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圆转。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可知杨贵妃既善胡旋舞,又善霓裳羽衣舞。袂(mèi),衣袖。飘飘,飘荡,飞扬。一作“飘飖”(yáo)。举,扬起。

  99、霓裳羽衣舞:舞名。舞曲为《霓裳羽衣曲》,故名。

  100、玉容:美称女子的容貌。寂寞:此处为黯然神伤的样子。阑干:纵横的样子。这里形容泪痕满面。

  101、“梨花一枝”句:形容悲泣之状,承上“泪阑干”来。梨花比喻肌肤白,北宋苏轼《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即用其意。

  102、含情凝睇(dì):流动的眼波里含有无限深情。凝睇,凝视。一作“凝涕”。谢:告诉。

  103、音容:声音容貌。渺茫:模糊不清。

  104、昭阳殿:汉殿名,成帝皇后赵飞燕姊妹得宠时所居,此处借指杨贵妃生前寝宫。

  105、蓬莱宫:指蓬莱神山的宫阙,而非长安的蓬莱宫。蓬莱是神话中海外三山之一。日月:岁月,时光。

  106、下望:一作“下问”。人寰(huán):人间。

  107、不见长安:《晋书·明帝纪》:“帝幼而聪哲,为元帝所宠异。年数岁,常坐置膝前,属长安使来,因问帝曰:‘汝谓日与长安孰远?’对曰:‘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元帝异之。明日宴群僚,又问之,对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乃异间者之言乎?’对曰:‘举目则见日,不见长安。’”长安,唐都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尘雾:尘土和烟雾。

  108、唯将:一作“空持”。旧物:指杨贵妃生前和唐玄宗定情时的信物。

  109、钿合:以珠宝镶嵌的金盒,内可盛香料或同心结等表定情的饰物。一说为珠宝镶嵌的首饰,用两片合成。陈鸿《长恨歌传》:“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合,今写作“盒”。寄将去:托请道士带回去。

  110、钗留一股:古代的钗有双股的,所以可以留下一股。合一扇:将盒的底或盖留下。一扇,一片,作量词用。

  111、“钗擘黄金”句:钗擘黄金,即上句所说的“钗留一股”;合分钿,即上句所说的“合一扇”。上句的“一股”“一扇”,指自己留下的一半,这里是指寄给对方的一半。擘(bò),用手分开。

  112、但教:只要让。一作“但令”。

  113、“天上人间”句:如不在天上,则必在人间相见,亦即《长恨歌传》“或为天,或为人,决再相见,好合如旧”之意。会,终将。

  114、“临别殷勤”二句:据说,道士在蓬莱山上的仙宫中会见了杨贵妃,取得钗、盒之后,还怕回到长安,唐玄宗不相信,又请杨贵妃讲出一点两人私生活中为旁人所绝不知道的事情,以便证明确实是会见过她本人。于是,她讲出了天宝十载(751)七月七日,两人在华清宫中的长生殿对着牛郎织女所发的“愿世世为夫妇”的秘密誓言。但据历史记载,唐玄宗和杨贵妃到华清宫总是在冬天,而华清宫中的长生殿,则是祭神时沐浴斋戒的地方,并非寝殿或游赏之处,所以两人七月七日在长生殿盟誓,只是当时的一种传说,并非确有其事。殷勤,反复多次。重寄词,郑重地传话。一说,“重”为又,反复之意。两心知,只有两人心里明白。

  115、私语:背着人讲话。

  116、作:一作“为”。比翼鸟:又名鹣鹣。相传这种鸟雌雄相爱,最为诚挚,一定要比翼齐飞,常以喻夫妇。《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比,并列。

  117、连理枝:不同根的草木,其枝干连生在一起。古人用来象征深厚的爱情。南北朝江总《杂曲三首·其三》:“合欢锦带鸳鸯鸟,同心绮袖连理枝。”理,树木的纹理。

  118、恨:遗憾。绵绵:连续不断。无绝期:没有了结的时候。一作“无尽期”。

  译文:

  唐明皇好色,日夜想找个绝代佳人;统治全国多年,竟找不到一个称心。

  杨玄瑛有个女儿才长成,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天生就的一身丽质,很难长久弃置;有朝一日,被选在皇帝身边做妃嫔。

  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宫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万分。

  春寒料峭,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泉水润,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身。

  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初蒙皇恩润泽时,就这般娇娆涔涔。

  鬓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芙蓉帐里,与皇上度着温暖的春宵。

  情深春宵恨太短,一觉睡到日高起;君王深恋儿女情,从此再也不早朝。

  承受君欢侍君饮,终日陪伴无闲时;春从春游夜专守,双双形影不分离。

  后宫妃嫔有三千,个个姿色象女神;三千美色不动心,皇上只宠她一人。

  金屋中阿娇妆成,夜夜娇侍不离分;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伴随着春心。

  姊妹封夫人兄弟封公卿,封地受奖;杨家门户生光彩,令人羡慕又向往。

  使得天下的父母,个个改变了心愿;谁都看轻生男孩,只图生个小千金。

  骊山北麓华清宫,玉宇琼楼耸入云;清风过处飘仙乐,四面八方都可闻。

  轻歌慢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君王终日都观看,欲心难足无止境。

  忽然渔阳战鼓响,惊天动地震宫阙;惊坏跳舞的歌伎,停奏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楼与宫阙,烽火连天杂烟尘;千军万马护君王,直向西南急逃奔。

  翠华龙旗一路摇,队伍走走又停停;西出都城百来里,来到驿站马嵬亭。

  龙武军和羽林军,六军不走无奈何;缠绵委屈的美人,最终马前丧了生。

  贵妃头上装饰品,抛撒满地无人问;翠翘金雀玉搔头,珍贵头饰一根根。

  君王宠爱救不了,掩面哭成个泪人;回头再看此惨状,血泪交和涕淋淋。

  秋风萧索扫落叶,黄土尘埃已消遁;回环曲折穿栈道,队伍登上了剑门。

  峨嵋山下路险隘,蜀道艰难少人行;旌旗黯黯无光彩,日色淡淡近黄昏。

  泱泱蜀江水碧绿,巍巍蜀山郁青青;圣主伤心思贵妃,朝朝暮暮恋旧情。

  行宫之内见月色,总是伤心怀悲恨;夜雨当中闻铃声,谱下悲曲雨霖铃。

  天旋地转战乱平,君王起驾回京城;到了马嵬车踌躇,不忍离去断肠人。

  萋萋马嵬山坡下,荒凉黄土坟冢中,美人颜容再不见,地上只有她的坟。

  君看臣来臣望君,相看个个泪沾衣;东望京都心伤悲,任凭马儿去驰归。

  回到长安进宫看,荷池花苑都依旧;太液池上芙蓉花,未央宫中垂杨柳。

  芙蓉恰似她的面,柳叶好比她的眉;睹物怎能不思人,触景不免双目垂。

  春风吹开桃李花,物是人非不胜悲;秋雨滴落梧桐叶,场面寂寞更惨凄。

  兴庆宫和甘露殿,处处萧条长秋草;宫内落叶满台阶,长久不见有人扫。

  当年梨园的弟子,个个新添了白发;后妃宫中的女官,红颜退尽人衰老。

  夜间殿堂流萤飞,思想消沉心茫然;终夜思念睡不着,挑尽了孤灯心草。

  细数迟迟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遥望耿耿星河天,直到东方吐曙光。

  冷冰冰的鸳鸯瓦,霜花覆盖了几重;寒刺刺的翡翠被,谁与皇上来共用?

  生离死别远悠悠,至今已经过一年;美人魂魄在何方,为啥不曾来入梦?

  四川有个名道士,正到长安来做客;能用虔诚的道术,招引贵妃的魂魄。

  辗转相思好伤神,叫人对王表同情;就叫方士去努力,专意殷勤去找寻。

  驾驭云气入空中,横来直去如闪电;升天入地去寻求,天堂地府找个遍。

  找遍了整个碧空,找遍了整个黄泉;天茫茫来地苍苍,找遍天地没看见。

  忽然听说东海上,有座仙山蓬莱山;仙山耸立在云端,云来雾去缥渺间。

  玲珑剔透楼台阁,五彩祥云承托起;天仙神女多无数,个个绰约又多姿。

  万千娇美仙女中,有个芳名叫太真;肌肤如雪貌似花,仿佛是要找的人。

  方士在金阙西厢,叩开白玉的大门;他托咐侍女小玉,叫双成通报一声。

  猛然听到通报说:唐朝天子来使者;九华帐里太真仙,酣梦之中受震惊。

  推开睡枕揽外衣,匆忙起床乱徘徊;珍珠廉子金银屏,一路层层都敞开。

  乌去发髯半偏着,看来刚刚才睡醒;花冠不整都不顾,匆匆跑到堂下来。

  轻风吹拂扬衣袖,步履轻轻飘飘举;好象当年在宫中,跳起霓裳羽衣舞。

  寂寞忧愁颜面上,泪水纵横四处洒;活象春天新雨后,一枝带雨的梨花。

  含情凝视天子使,托他深深谢君王:马嵬坡上长别后,音讯颜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情,年深月久已断绝;蓬莱宫中度时日,仙境幽幽万古长。

  回头俯身向下看,滚滚黄尘罩人间;只见尘雾一层层,京都长安看不见。

  只有寄去定情物,表表我深情一往;钿盒金钗寄你去,或许能慰藉君王;

  金钗儿我留一半,钿合儿我留一扇;擘金钗来分钿盒,一人一半各收藏。

  但愿我们两颗心,有如钗钿一样坚;不管天上或人间,终有一日会相见;

  临别殷勤托方士,寄语君王表情思。寄语之中有誓词,唯有他俩心里知。

  当年七月七日夜,我俩相会长生殿;夜半无人两私语,双双对天立誓言:

  在天上,我们愿作比翼齐飞鹣鹣鸟;在地上,我们甘为永不分离连理枝。

  即使是天长地久,总会有终了之时;唯有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赏析

  作为一代文人,白居易可谓是一个成功者。他的现实主义的笔,写出了多少个凄冷的场面,敲响了一次又一次警钟。他的《长恨歌》,可谓是他一生的代表作。

  诗以喜剧开头而转成悲剧,虽然作者的立意是“欲惩尤物”,却成了一首爱情的颂歌。这首叙事诗的最成功处就是抒情,相当复杂的情节只用精炼的几句就交代过去,而着力在情的渲染,细致地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浓烈与贵妃死后双方的思念之情.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就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长恨歌》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就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事,就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与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象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就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许多人说《长恨歌》有讽喻意味,我想,这首诗的讽喻意味就在这里。那么,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呢?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由于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随后,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唐玄宗奔蜀,就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故事到此结束似乎也可以。然而诗人笔锋一折,别开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有起伏,有波澜。这一转折,既出人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由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不断发生矛盾、碰撞,诗歌把人物千回百转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也因此而显得更为宛转动人。

  《长恨歌》就是一首抒情成份非常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与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与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非常高的。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诱惑着读者呢?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就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就是它能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

  一篇《长恨》有风情!白乐天如是说。可见诗人的内心里,实在给《长恨歌》灌注了太多的情感。

  白乐天一生感时伤世,传世之句多有力陈百姓之苦,苛政之弊,如“一吟悲一事”的《秦中吟》,是这样一位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诗人,却将一段宫闱畸恋写得凄切婉转,荡气回肠.由此我想到了白居易自己的感情生活.原来他少年时曾与一民女湘灵相知相说,苦于家庭阻力不能结合,这种深深的痛苦寓于《长恨歌》的创作中,正是借咏史感怀自身的际遇。白居易虽然仕途坎坷,郁郁寡欢,甚至借佛道来麻木自己,寻找灵魂上的解脱,痛恨当时的朝政*败.但我觉得,在这首诗里,更多的是对爱情的歌颂,或者说对自己曾经情感的影射.

  而另一方面,自古帝王不爱江山爱美人,声色犬马也像是他们的专利。于是一个王朝没落的身影便随着一个女人冤屈的脚步,向着一个终点,慢慢地走着。“红颜祸水”便是一个绝好的理由,让帝王在感慨自己的国度走远之时,给后人一个开脱的借口。女人,只不过是一个悲剧的牺牲品.她们只是用自己的脂粉为了自己的地位利益而去争得一点点宠爱与一个男人的怀抱.而最终却被赐死.这也告诫她们,在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同时,也别忘记过度的开采带来的后果.

  最后的浪漫主义的笔,给我们一点点慰藉,也让我在时间的端口,始终相信真正爱情的美丽。

  思想内容

  白居易把他的诗分为讽谕、感伤、闲适、杂律四类,而将《长恨歌》列在感伤类。诗人曾颇为自得地说:“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在他看来,《长恨歌》与讽谕诗《秦中吟十首》不同,它是“风情”之歌。有人把“风情”理解为“儿女风情”,这是不合原意的。在这一联诗里,“风情”与“正声”对偶,“风情”指风人之情,“正声”指雅正之声。所以,把《长恨歌》的题旨仅仅归结为“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的讽谕说,在很大程度上有悖于作品的客观内容。

  《长恨歌》与一般叙写爱情悲剧诗歌不同的是,这个悲剧的主人公是帝王和妃子,悲剧的制造者和悲剧的主人公是重合的。诗的前半部分主要叙写唐玄宗重色误国和杨贵妃恃色邀宠。由于唐玄宗“春宵苦短”不理朝政,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在这一部分里,诗人流露出明显的讽谕,如“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是对唐玄宗的批判,“姊妹弟兄皆列土”数句是对裙带关系的针砭;然而也为之讳饰,如杨贵妃原为唐玄宗之子寿王妃,陈鸿《长恨歌传》就写到“诏高力士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但在《长恨歌》中却是“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可见白居易对唐玄宗的态度与陈鸿有所不同,是有意护短的。诗的后半部分主要叙写马嵬驿兵变后,唐玄宗和杨贵妃彼此的思念及生死离别的悲剧。此时的主人公身份发生变化,一个是失败的帝王,一个是仙山的太真。在这一部分里,唐玄宗的性格已经由“好色好淫”为主转化为“情痴情种”,诗人的态度也明显由讽谕为主转向同情了。诗人在民间流传故事的基础上,按照人间理想的爱情模式进行艺术提炼,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演绎为普通人的爱情悲剧,寄托了诗人对忠贞不渝的美好爱情的赞颂之意:“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全篇虽有对悲剧主人公唐玄宗重色误国的批判倾向,但也有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生离死别遭遇的同情态度,对“比翼鸟”“连理枝”的赞美歌颂。

  《长恨歌》的主题具有复杂性,既有批判、讽谕成分,又有同情、歌颂成分。《长恨歌》主题的双重性并不是缺点,而是一个创造性的突破。纵观中国叙事文学史,在《红楼梦》诞生以前,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大抵是平面化、单一化的,正如《红楼梦》脂评所指出:“恶则无往不恶,美则无一不美”,缺少活生生的丰富内涵。《红楼梦》则不然,如贾宝玉就“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账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好色好淫,说不得情痴情种……”他身上体现了多种性格元素的综合。在《红楼梦》问世的九百五十多年前白居易就初步创造了一个集多种性格元素于一身的唐玄宗的形象,他身上也确实交织着善与恶、爱与恨、灵与肉、可怜与可憎、坚贞诚挚与昏庸鄙俗、情痴情种与好色好淫。白居易在诗中不但揭示了这种多重性,使之相反相形,而且使之在情节发展中浑然一体地显示出来,有其令人信服的逻辑。《长恨歌》的双重主题就根植于人物形象浑然一体的多重性格之中。

  《长恨歌》中唐玄宗的多重性格,还有其客观的现实依据和诗人的创作心理依据。历史上的唐玄宗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不但是糊涂的昏君,而且更是有所作为的贤君,青史垂名的开元盛世就与他分不开。白居易在《策林》中不止一次地写到”太宗、玄宗抱神圣文武之姿”,把唐玄宗的开元之治和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相提并论。唐玄宗还是聪明才俊的乐舞鉴赏家、创作家和倡导者,对艺术事业的繁荣起过推动作用。白居易也是乐舞的理论家和倡导者,对此容易产生同感共鸣。他在多首诗中赞及《霓裳羽衣曲》,这一作品的创作、欣赏和流行不仅与唐玄宗有关,还因杨贵妃擅长此舞而更负盛名。白居易曾把此曲看作开元盛世的艺术象征,在《长恨歌》中还很自然地以此象征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或爱情之梦。“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于是爱情及其美梦一去不复返,开元盛世更是烟消云散了。诗人虽颇有针砭之意,但同情遗憾之心也跃动在字里行间。有学者认为,《霓裳羽衣曲》是亡国之音的象征,这不符合白居易的心理,有违事实。白居易说:“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舞歌》)明明是并不贬抑《霓裳羽衣曲》,由此也可见他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有一定好感,这可看作他创作《长恨歌》的重要心理依据。总之,白居易对唐玄宗是既有好感,又有反感,故在诗中既哀其不幸,又讽其昏庸,而在这双重主题中,同情其爱情悲剧则是主要方面。

  回看全诗就会明显地感到,前半部分基本是写实的,后半部分则逐步转到了浪漫主义的想象;前半部分以批评为主,带有讽谕的意味,后半部分则以同情为主,带有感伤的意味。这本来是相互矛盾的东西,却通过马嵬驿兵变联系起来了。尽管如此,这种矛盾并没有统一,诗人也无法统一。因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欢离合是与政治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诗人来说,既要批评,又要同情,二者难以统一。诗人思想的局限性就表现在这里,作品主题思想的复杂性也表现在这里。也许正是因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性结局,以及白居易对两人故事的矛盾态度,所以才以“长恨”命题,以“长恨”作结。

  艺术特点

  艺术形式

  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之前,中国文学史上已有过《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长篇叙事诗,但它们都是民间的创作,叙述故事、塑造人物用的多是民歌的手法,艺术形式也比较朴素。《长恨歌》的故事虽然是从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蜕化出来的,但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诗人采用了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借着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某些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对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回长安后,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潸然泪下,展示了人物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

  情节安排

  《长恨歌》的题材相当复杂,从杨贵妃入宫写起,一直写到唐玄宗返回长安以后,时间上下几十年,涉及安史之乱、马嵬驿兵变等许多历史事件,又吸收了唐玄宗遣道士访求杨贵妃魂魄这一民间传说,从人间写到天上,构思规模之大在古典叙事诗中是罕有的。面对这样复杂的题材,诗人并没有像史家那样面面俱到,而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剪裁材料、安排情节,使得主线分明,结构谨严。诗人对有利于突出主题的情节都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作了细致生动的描写。唐玄宗遣道士访求杨贵妃魂魄这一情节虽然是出于传说,但它有力地表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坚贞,可以激起人们的同情,自然成为了全诗的中心情节,所以诗人用了十八句之多的篇幅对其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同样从突出主题的需要出发,诗人对那些不利于表现主题或与主题没有多少关联的事件,有的索性略去不写,有的则仅作必要交代。例如杨国忠的专权与安史之乱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是详细描写这些事件势必影响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所以前者干脆不提,后者也仅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两句作了交代。又如从马嵬驿兵变到安史之乱平息、唐玄宗返回长安包含了许多历史事件,但这些事件和主题没有多少关联,诗人仅以“天旋地转回龙驭”一句就把整个过程都概括进去了,保证了主题的突出,也没有妨碍情节的连贯。正是因为诗人紧紧抓住了主题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取舍、详略,才能把众多的历史事件和传说组织得紧凑谐和,收到了举重若轻的效果。

  人物形象

  在封建时代,帝王和后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文学作品中,他们通常是歌功颂德的对象,却很少被作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加以描绘。在白居易之前,只有《史记》《汉书》等历史著作的传记中写到一些帝王后妃,但是严格来说,那毕竟是历史,不允许过多的艺术想象和虚构。此外,六朝小说也有少数几篇描写了帝王后妃的轶事,如《汉武故事》《飞燕外传》等,但这些作品基本上是模仿史传的写法,缺乏生动细致的个性描写,又无一例外地着力渲染帝王后妃的不同常人之处,这就使得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甚至不近人情。白居易的《长恨歌》打破了这种传统写法。他没有突出所谓帝王后妃应有的“风度”,抹去了以往作品中加在帝王后妃身上的神秘色彩,像写普通人那样来刻画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写他们的爱情。这样塑造出来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有血有肉,使读者感到亲切而且真实可信。例如写唐玄宗思念杨贵妃的情景:“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前一句的“夕殿”指出时间、地点,是符合唐玄宗的帝王身份的,“萤飞”烘托出一派凄凉的气氛,但帝王所居的宫殿中是否真的荒凉到这种地步就很难说了,很可能是出于诗人的想象;后一句中的“孤灯挑尽”也不符合帝王生活的真实情况,而更符合于普通人。但正因如此,唐玄宗的形象在广大读者看来才更亲切、更易于理解,也才更能引起同情。

  语言特色

  《长恨歌》的语言也有突出的特点。第一,诗中使用了较多华丽的字面,如“鸳鸯瓦”“翡翠衾”“金阙”“玉扃”“九华帐”“珠箔银屏”等。这些语言精练而流畅,优美而易懂,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而且符合皇宫和仙阙这样一些特定的环境,符合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特定身份,也符合两人爱情故事的浪漫色彩。因此,读来丝毫不感到矫揉做作,只觉得华美而又自然。第二,《长恨歌》用典用事较少,而且全都来自传说故事。“小玉”和“双成”都是流传很广泛的传说故事中美丽多情的女子。因此,诗人借用她们的名字作为杨贵妃在仙宫的侍女,既不影响读者理解诗的内容,又衬出杨贵妃的美丽和高贵。第三,《长恨歌》和白居易的其它叙事诗一样,都采用七言古诗的形式。另一方面,在不妨碍表达诗人用意的前提下,《长恨歌》又吸收了近体诗的长处,全诗中穿插着许多“属对排偶”十分严整的句子,例如“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等。这些诗句的穿插使全诗的音节更加和谐悦耳,语言更加优美,声文并茂。

  相关人物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生于神都洛阳,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葬于泰陵。

  杨玉环

  杨玉环(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号太真。她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

  杜甫有《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花江草岂终极!”白居易形容她“温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白的《清平调》则说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长恨歌》简介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时作者35岁,任周至县尉。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据白居易的朋友陈鸿说,他与白居易、王质夫三人于元和元年十月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都非常感叹。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请陈鸿写一篇传记,二者相辅相承,以传后世。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称那篇传叫《长恨传》。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时代背景

  唐玄宗是唐代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统治前期,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措施,使人民获得近四十年的安定,唐王朝的兴盛达到了顶峰。天宝后期,由于唐玄宗骄傲放纵,黩武贪功,耽于淫乐,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给广大人民带来很多痛苦。但是,唐玄宗前期给人民的良好印象是深刻的,即使到了天宝后期,人民生活总的来说也还是比中唐时期好得多;而且唐玄宗在事变发生后乃至仓皇奔蜀之时,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没有完全忘怀百姓。所以在人们心目中,他是一个一度受奸臣蒙蔽的英主,而不是彻头彻尾的无道昏君。再加上此后一连几个皇帝都昏庸无能,长期不能平息战乱,人民生活越来越痛苦,自然就产生了对唐玄宗的怀念。人们对唐玄宗晚年在李辅国和唐肃宗监视下,身边无一旧人、郁郁而终的凄凉境遇感到同情。同时,在封建社会中,皇帝对一个妃子过分宠爱本不算一回事,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也绝不是造成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那么,杨贵妃的惨死就不是罪有应得,而很自然地引起人们的同情。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寄托人们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怀念与同情的传说也就产生了,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民间流传,最终演变成为“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的悲剧爱情故事。

  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元和初年,正是安史之乱后百弊积结的中唐,当时社会政治腐败、经济凋弊,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吐蕃侵扰。中唐人民目睹时代沧桑巨变,不满于社会分裂、动乱和凋弊的现实,怀念盛唐的统一、安定与繁荣。因此,上至君臣之间,下至文人聚会、歌楼酒馆、街谈巷议,在社会各阶层中形成了爱谈论开元天宝遗事的风气,探讨由盛转衰的教训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中唐时代普遍存在的怀念盛世、不满现实的社会思潮,反映到文学领域中,就相应产生了一股新的创作潮流,即以回忆开元天宝时代的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创作潮流。一方面,文人们收集开元天宝时代的种种传说,写成了杂史或传奇小说;另一方面,这些广泛流传的传说,又为诗歌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诗人们或回忆盛世、盼望中兴,或抚今追昔、感伤国运,或借昔讽今、针砭时弊,创作了不少兴寄深切的诗歌。白居易的《长恨歌》即属于后者。

  个人背景

  白居易“家贫多故,年二十七方从乡试”,及第为官以前的生活基本上是在动荡不安、颠沛流离之中度过的。在艰难的生活中,他勤学不辍,以至“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白居易以第四名及第。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以“拔萃”登科为校书郎,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的思想体系是儒、释、道三家杂糅,他奉行“志在兼济,行在独善”的处世原则,二者的矛盾性与互补性构成了他思想的鲜明特征。其中既有勇敢的一面,也有懦弱的一面;他有时敢于直谏,为民请命,但有时又安分守己和明哲保身。一方面,他是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诗人;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封建王朝中食禄奉公的官吏。黑暗腐败的时代环境与穷困的家庭环境限制了诗人的发展,形成了诗人心理上的灰暗色彩与消极因素;早年长期不顺的境遇、艰难的生活使诗人产生了悲哀自怜的情结;儒家的“入世兼济”与佛道的“出世独善”构成了他思想的矛盾性,并导致了他的双重人格。这就为《长恨歌》的创作提供了特殊的心理情境。

  《长恨歌》实际也是诗人长达十几年不幸爱情的艺术概括。白居易正式结婚很晚,直到唐宪宗元和二年(807)才与杨氏完婚,时年三十六岁。白居易晚婚的原因是他年轻时在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有一个感情甚笃的女子,“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长相思》)。女子名叫湘灵,因为社会门第等级观念,白居易没能和这个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正式结婚,所以两人的爱情是饱含着血泪的。白居易三十二岁那年离开符离,与情人再无相见机会。《长恨歌》写在白居易与杨氏结婚的前几个月,诗人这一阶段的感情是相当痛苦的,因为失去了与湘灵相会的任何可能。当陷入相思痛苦深渊不能自拔时,一旦涉及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诗人的痛苦之情便凭借这个“易传之事”,以“绝妙之词”抒写出来。

  《长恨歌》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当时白居易三十五岁,任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据白居易的朋友陈鸿说,他与白居易、王质夫三人于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感叹。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请陈鸿写一篇传记,二者相辅相成,以传后世。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诗叫《长恨歌》,称传叫《长恨歌传》。

  作者简介

  白居易像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河南新郑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六世祖北齐五兵尚书白建迁居韩城,曾祖又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

  《长恨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李杨的爱情悲剧,熟读成诵《长恨歌》。

  ⑵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⑶品味作者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

  ⑴理解本诗情、事、景互相交融的艺术手法。

  ⑵理解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人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

  ⑵感受事故诗歌宛转动人,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和课时安排

  1、教学重点:了解李杨的爱情悲剧和故事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

  2、教学难点: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3、课时安排: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堂导入

  1、播放历史舞剧《长恨歌》片段

  2、请学生介绍作者白居易,回顾《琵琶行》中的名句

  3、检查预习,幻灯片显示本课字词,学生齐读,教师适当指正、强调。

  创作背景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整体感知,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1.学生速读诗歌,复述诗歌故事情节;播放背景音乐。

  2.在复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划分层次,概括层意,教师点拨。

  ①第一部分, 三千宠爱在一身自开头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眷恋宠幸。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象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②第二部分:生离死别的痛苦和无奈。爱美人失去江山,但是,失去江山也难舍美人。

  自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夜雨闻铃断肠声,叙述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因禁军兵变而殒命,李隆基陷入怀念和哀伤不能自拔。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

  ③第三部分:此段写李隆基对杨贵妃的思念,爱悠悠,恨悠悠。由此也说明皇帝不单是重色,更是一个至诚的情种。至诚才有长恨。多角度的反复描写强化着爱,也突出了恨。(问题:本段是从哪些角度表现李隆基的思念之情的?从情景:物是人非、从时间:历久弥新、从心情:度日如年)

  自天旋地转回龙驭,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写李返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来,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不以为纯粹是一种空中楼阁了。

  ④第四部分:把爱由人间写到天上,人鬼情未了。如果说前一段写的是昭阳殿里恩爱绝(皇帝),这一段写的是蓬莱宫中日月长(贵妃)。寻觅是思念,是牵挂,有点你在他乡还好吗的味道。(问题:为什么要从人间写到仙境)。

  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束,写李隆基对杨玉环的思念感动道士,道士寻找到玉环魂魄,已身登仙界的贵妃仍心系尘寰,对李思念不已。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课堂小结

  略

  第二课时

  导入

  在我国,历来人们都普遍认为,帝王是没有真正爱情的,他们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岂会专爱一人?可在我国历史上,恰恰就有这么一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皇帝,他只专宠一人,并爱得缠绵深切,以至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个皇帝是谁?他爱的又是谁?他又是怎样爱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长恨歌》。

  背朗精彩片段

  问题探讨(学生自由讨论)

  1、通过分析长恨,讨论诗歌的主题

  发问:《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那么恨是什么意思?谁恨?恨什么?为什么恨?

  生甲:长恨二字是本诗的情感的核心。长是时间,是感情延绵的见证,恨是沉重的遗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恨的含义可以根据主题定位的不同而不同。遗憾、悔恨、沉痛兼而有之。

  生乙:不仅仅是遗憾,唐玄宗重美色而误国,杨贵妃迷惑君王而致安史之乱,所以这里的恨,还有悔和痛的意思。

  生甲:首先是李、杨在恨,他们真心相爱,但是却不能生活在一起,落得人仙两茫茫。

  生乙:还有诗人的恨、读者的恨,为李、杨的爱情悲剧而遗憾、惋惜。

  生丙:诗人、读者不仅为爱情悲剧而恨,还对爱情悲剧引发的政治悲剧而遗憾。

  师总结: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诗歌主题:

  (1) 讽喻说。

  (2) 爱情说。

  (3) 双重主题说。

  三种说法中,你怎么看?为什么?(此为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均可)

  2、你怎样评价李隆基?怎样评价杨玉环?在这场爱情悲剧中他们各自得到了自己所谓的幸福了吗?你怎样看待他们之间的爱情?唐朝的衰退杨玉环该不该负责任?

  杨玉环

  杨玉环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天生丽质不是自己的错,然而这也就成了她悲剧命运的开端。倾国倾国的美貌使她成为六宫粉黛羡慕的对像,其实又有谁知道,自己连选择丈夫的权力都没有,自己只不过是皇家王权的礼物和玩弄品,她的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中,只是操纵在别人手中的玩偶。我想杨玉环一定是含着泪水走向皇宫深院的。

  追求爱情是女人一生的目标,既然连选择自己丈夫的权力都没有,那么就只有接受。是的她不缺少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也不缺少山珍海味,难道只要拥有这些就是幸福的吗?可悲的是没有人能理解她笑容背后隐藏的寂寞和无奈。

  马嵬坡是她人生的终点,或许她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结局,所以她走向死亡时是那么的果敢,没有丝毫留恋,自始至终她连头都没回毕竟这个世界能让她留恋的东西太少了。花钿委地无人收,何其悲凉!到头来连普通老百姓都不如,并且几千年之后还要落得个红颜祸水的骂名。但自己何罪之有?她应该是有所怨恨的,怨恨上天对自己命运竟如此的不公。

  华清宫里,霓裳乐中或许她也是知道自己正在透支自己的人生。有这样一个肯为自己付出一切甚至连江山都不顾的男人爱着自己,她应该满足了。

  杨玉环是一个自私性的人。或许她早预知到自己的结局,预知到唐王朝会毁在自己的手中,但为了个人的幸福富贵置天下苍生于不顾。她不仅是俘虏了一个男人的灵魂,更是一个朝代命运的主导者,是一出历史剧的导演者。

  李隆基

  有人说他爱江山更爱美人,这话错了。他是只爱美人却置社稷江山于不顾。在华清池里、芙蓉帐中他迷失了自我,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他忘了自己的身份和职责,更忘了自己肩负历史史命。

  选男人就选李隆基。他在爱情的表现出来的专一和投入是任何足以让任何一个女子感动的偶像。

  一个连自己幸福都不能作主的帝王。帝王君临天下,万人膜拜,但他不是真正的所谓真龙天子,他也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七情六欲,甚至也会犯错误的人。做了皇帝就拥有真正的幸福了吗?非也。他想像普通百姓一样过男耕女织、夫唱妻随的平平凡凡的日子,这是他在梦里出现过很多次的画面。但他不能。所以当杨玉环这个回头一笑百媚生的精灵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要抓住眼前的幸福。他从没有后悔。

  李隆基值得同情。马嵬坡是他的伤心之地。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人就要走向另一个世界,这是何等的无奈,但这个刽子手竟然是自己,这是多么荒唐的事啊!作为帝王,自己掌控千万人的幸福但他却无法抓住自己的幸福。

  《长恨歌》的艺术特点

  1.本诗采用七言歌行体,在继承汉代《孔雀东南飞》和初唐四杰七古的基础上别创新调。在形式上采用平仄相调的律句,间用对偶,数句一转韵,音节随情节而曲折,依感情而顿挫,而多处顶针格的运用,如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等,使音韵更和谐浏亮,婉转动人。后人称之为长庆体。

  2.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①现实情节和想象情节的结合,使长诗富有传奇和浪漫色彩。

  ②运用开合起伏的手法,使情节跌宕腾挪,富有变化。

  3.刻画人物细腻传神

  ①李隆基:荒淫重色 对爱情真诚执着

  ②杨玉环: 美貌和忠贞

  4.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

  作业

  以李隆基与杨玉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运用想象,截取片段,再现情景,写出细节(环境、外貌、衣着、神态、动作、心理)。

  ②文章要有一个中心。提示:如杨玉环自缢马嵬坡、李隆基再到马嵬坡、李隆基长生殿下。

  (可以视作是课堂的延续,同时也是对学生本节课学习效果的一个评价方面)

  板书设计:

  长恨歌

  白居易

  一、三千宠爱在一身

  二、君王掩面救不得

  三、魂魄不曾来入梦

  四、此恨绵绵无绝期

  1、 讽喻说 ①李隆基:荒淫重色对爱情真诚执着

  2、 爱情说 ②杨玉环: 美貌和忠贞

  3、 双重主题说

  《长恨歌》教学反思

  《长恨歌》这首诗内容比较长,但字词较为浅显,学生在认真的预习之后能够理解字面意思,因此,第一课时除了导入及点拨字词之外,我把重点放在了概述诗歌内容并划分结构上,因为长,所以不宜在课堂中全文朗读(可以利用早读让学生朗读全文),于是先设计了自读,在学生理解了内容并划分结构之后,再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这也更能体现出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爱好。

  鉴赏诗歌的重点是以意逆志,即通过对诗局、文辞的准确解读,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两个课时的安排这是体现了这一思路。第一课时理解文意,第二课时探讨主题。

  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运用引导法,引导学生在合作讨论中把握诗歌主旨。着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坚持以学生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所能理解的点,进行指导点拨,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

  不足之处:时间安排上有待实践,有可能会出现拖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出现拖堂迹象,一定要及时调整课堂内容,避免拖堂现象发生。

【《长恨歌》原文及译文】相关文章:

长恨歌原文译文06-06

长恨歌原文及译文10-13

白居易《长恨歌》的原文译文12-02

长恨歌原文以及译文12-13

《长恨歌》原文译文及赏析07-20

白居易的长恨歌原文注释及译文08-09

长恨歌译文06-15

长恨歌译文05-21

白居易长恨歌译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