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恨歌》上课课件

时间:2020-11-13 13:39:29 长恨歌 我要投稿

白居易《长恨歌》上课课件

  引导语: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长恨歌》作于元和元年(806),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下面是有关《长恨歌》上课课件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白居易《长恨歌》上课课件

  

  相传白居易三岁时就开始念诗,五岁就写出许多首诗,至九岁时,已经能掌握诗的韵律,且善于对句了。十岁生日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贺。饭后,其舅父叫白居易到堂上对句:“曹子建七步成诗。”

  白居易稍一思索,便有了腹稿,但他故意默然不语。舅父以为他对不上来,取笑他道:“神童神童,今日如虫。”白居易笑着说:“我早已对上,只未说出而已。”众人大奇,催白居易快说,白居易便说道:“白居易一时无对。”舅父听了颇为高兴。

  白居易长大后,舅父带他到长安向当时年已花甲的名诗人顾况求教。白居易见到顾况说:“顾大人,我是来向您请教的。我写了一卷诗,请大人指教!”

  顾况一见是乡下来的,很不耐烦。当他看到诗卷上的名字是“白居易”时,更觉得可笑,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啊!你还是快回乡下去吧!”

  “我是在乡下居住,很快就要回去。只是听说您是很有学识的人,想请您过过目。要是您重任在身,来不及看,我可先读一首,请您听一听。”说罢,白居易翻出一首诗,读了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当顾况听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他伸过手去,把诗卷接了过来,并收白居易为弟子。顾况对白居易说:“你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居’天下何难!”

  【长恨歌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

  【作者介绍】

  初读,通字识大意

  第一部分:“长恨”的原因

  诗歌反复渲染唐玄宗的重色、求色,得到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第二部分:具体描述了安史之乱起后,玄宗的仓皇出逃西蜀,引起了“六军”驻马要求除去祸国殃民的贵妃。

  “宛转娥眉马前死”是悲剧的形成,是故事的关键情节。

  贵妃的死,造成唐玄宗的寂寞悲伤和缠绵悱恻的相思。诗以酸恻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下。

  马嵬兵变

  天宝十四年 安禄山起兵范阳 ,六郡附之, 次年长安失守, 玄宗率1300人和24名宫女出逃, 大将陈元礼护驾 .西行至马嵬驿,将士们怨恨杨氏兄妹不肯前进 诬说杨国忠通敌谋反而杀之. 陈又对皇帝说”既然杨国忠通敌 , 杨贵妃也不宜留下”李隆基无可奈何 , 用白绫让其自缢 , 时38岁 , 已追随皇帝17年.

  第三部分:写玄宗借道士帮助于虚无缥渺的蓬莱仙山中寻到了杨氏的踪影。

  在仙景中再现了杨氏 “带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翼鸟”、“连理枝”,进一步渲染了“长恨”的主题。

  结局又以“天和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分量。

  分析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

  思考:本诗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人物能画等号吗?

  诗人只是借历史一点影子,据时人传说蜕化出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用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歌咏出来,并没有拘泥于历史。诗中的故事、诗中的人物形象都是艺术化了的。

  《长恨歌》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点明了唐明皇的好色,唐玄宗李隆基从“求不得”到“夜专夜”,从“不早朝”到“看不足”,这些都表现了他的贪色荒政。马嵬坡兵变贵妃陨命之后,诗人极力刻画人物内心中揪心的恨。

  赐死贵妃时  欲救不得,眼流泪心流血,矛盾痛苦

  逃蜀途中   见月伤心,闻铃断肠,寂寞悲苦

  还都路上   不见玉颜,踌躇不去,追怀忆旧

  还宫之后   物是人非,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道士觅魂   上穷碧落下黄泉,遂教方士殷勤觅

  由此可见,诗人笔下的唐明皇虽是一个迷色误国的荒唐君主,然而作为一个人,他也有着普通人的真情。这种哀婉缠绵的真情读来颇为动人,令人回肠荡气。而诗人笔下的杨贵妃不仅是一个“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倾国美人,而且是一个重情重义,忠贞不渝的可敬可佩的女子。诗中的最后一节描写“闻道汉家天子使”,杨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惊喜(梦魂惊)、急切(花冠不整下堂来)、悲楚(玉容寂寞泪阑干)、委屈(梨花一枝春带雨)。托物寄情、重申前誓更刻画了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可敬女子形象。

  苏曼-佳人曲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长恨歌》主题的三种典型观点:

  讽喻主题;

  爱情主题;

  双重主题。

  你认为本诗的主题

  是什么?

  概括主题

  一方面,诗人的长恨是对作为君主的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二人爱情造成的客观结果——荒淫祸国的叹恨。唐玄宗的重色轻国造成了这个无可挽回的终身憾事,诗人以这个爱情悲剧劝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要引以为鉴,不能再重蹈覆辙,引来千古遗恨,表达了对作为帝妃身份的李杨二人的爱情造成的客观结果——安史之乱导致唐王朝衰落的叹恨 。另一方面,又强烈地表现了李杨二人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对作为普通情侣身份的李杨二人爱情凄凉结局的无尽怅恨。 可以说本诗的主题既有批判,也有歌颂。

  默读课文,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诗句。想一想白居易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使你感动??诗人是如何表现长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