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春江花月夜》教案

时间:2020-11-19 13:24:18 春江花月夜 我要投稿

高中的《春江花月夜》教案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下面是教学设计,供参考!

高中的《春江花月夜》教案

  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体会诗歌“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

  4、在本诗的情、景、理的鉴赏中,感受诗的语言魅力,学习作者对人生追求与热爱的态度。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1、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2、理解诗的过人、独特之处。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诗人只因一首诗,而成就了千秋美名。

  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这首诗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

  二、诗大家课前已读过,也思考过,大家对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就整体而言有何见解和感受?请谈谈你。(各抒己见,一两句话即可)

  预设1:春江月夜澄澈空明,情感低沉哀伤、惆怅无奈。

  预设2:感觉意境幽美而邈远,情思清苦而不沾泪。

  三、每个人对诗的印象可能略有不同,请你伴着《春江花月夜》的乐曲,读出你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结合赏析指导,高亢——平缓——低回——哀怨——悠长)

  要求:读的同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而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

  ——置身诗境

  四、请找出文中写景的诗句加以赏析。——缘景明情

  1、全诗以写景为主,前面的景与后面的景有什么区别?

  明确:前面为纯自然之景,后面的景有了人的行迹,融入了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 2、诗句前面的景物描写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请你通过联想和想象将其联缀成一幅画面,选择部分景物或场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教师指导:鉴赏诗歌,不能简单的翻译诗句,而是通过诗句的理解,加之想象和联想再现诗的意境,或复原画面,或再现场景,再用优美的文字表述出来,从而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图。)

  明确:意象: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汀、白沙

  赏析示例:春江的潮水涌动,与大海相连。明月从这无垠的大海上冉冉升起,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缀满雪珠一样。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

  4、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什么情感?我们能否用四字短语概括画面的意境特点?

  生讨论作答:景象令人心旷神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喜爱。 空明澄澈、迷离恍惚、幽美恬静、空灵迷茫、静谧清丽 ——缘景明情

  教师小结:诗人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选取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白沙等最具表现力的物象,构成令人心驰神往的神秘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气势宏伟、幽美恬静的绝美的春江月夜风景图。

  5、配乐齐读,体悟诗意美。

  五、诗中哪些句子是作者望月而产生的哲理思考?找出请加以赏析。

  赏析示例: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

  1、比较与李白的诗《把酒问月》在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认识上有何不同?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明确:李白诗在回环唱叹中抒发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慨叹。诗人有感于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人类无法改变这一自然规律,因此就更应当珍惜今生的点滴光阴,在瞬间把握永恒。总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展现了诗人旷达自适的宽广胸怀,但结句暗含及时行乐之意。 张若虚认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伤感,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

  ——以意逆志

  2、为什么会达到这样的境界? 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等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开元初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唐朝,特别是盛唐,国势强大、经济文化繁荣,诗人大抵胸襟开阔,意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

  《春江花月夜》中雄伟阔大的景象和“哀而不伤”的情绪,正是源于张若虚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奏响的是青春、热情的盛唐之音。

  ——知人论世

  3、咬文嚼字,“望”能否换成“只”?为什么? 明确:不能,“望”意中有人,暗含天人合一;“只”无人之境,沉静死寂,没有生气。“只”意为单调,缺少变化,略显遗憾。 引出评价:

  “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王岂运《湘绮楼论唐诗》)“孤篇盖全唐”

  ——玩赏涵咏

  过渡:描绘了春江花月夜之美景,畅想了宇宙与人生的哲理,一句“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自然引出关于人的思考:江月尚且待人,长江尚且送流水,那么人呢? 六、诗中哪些句子是写游子?哪些句子是写思妇?请加以赏析。

  1、找出写思妇的诗句,读一读并讨论: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1)用了哪些意象?

  明确:明月、闺楼、妆镜台、玉户帘、捣衣砧、鸿雁、鱼龙

  (2)诗歌中的意象,由于历史的沉淀,往往具有独特的内涵,抓住这些意象有助于我们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鸿雁”和“鱼龙”,暗含鱼雁传信。请分析徘徊之月在本诗中的独特的内涵。

  徘徊之月: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

  (3)根据“卷”和“拂”两个动作,运用联想和想象揣摩思妇的心理?

  “卷”“拂”两个动词表现了思妇看到月光触景生情,反而相思又深,想敢走这恼人的月光的思念的烦躁与内心的惆怅和迷惘。

  (4)请你通过联想和想象将其联缀成一幅画面,选择部分景物或场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赏析示例:楼头明月总在怨妇心头眼底徘徊,照着早已懒用的妆台明镜。月明之夜,离愁别绪更加萦怀,使人无法排遣。而那一轮明月偏又浸透帘珑、照亮砧石,况且帘卷不去、手拂不开。此时远行的人儿只在思念之中,只能彼此瞩望而无法相依相诉,就是有再多的相思情怀,说来他也无法听到。我多想随这笼天罩地的月光飞流到他身边去照耀他啊!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

  2、请找出写游子的诗句,读一读并讨论:

  (1)用了哪些意象?

  闲潭、落花、流水、海雾、江树、明月 (2)“落花” “流水”两意象有何特定内涵?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五代十国·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宋•晏殊《浣溪纱》 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达对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几乎涵盖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义。

  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

  (3)请你通过联想和想象将其联缀成一幅画面,选择部分景物或场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赏析示例:昨夜忽梦落花飘零,春已半残,可是寄身异地他乡,回家的日子还遥遥无期。江水奔流不息,一浪又一浪地赶往大海,好像要将春天带走一样。而江潭倒映明月,不知不觉已经西斜。斜月渐渐隐入海雾,这时北方南方、碣石潇湘有多少游子还在赶着回家,有多少离人怨妇还在远隔千山万水彼此思念呢?夜色凄迷,月光如水,不知有几人在这轮明月下赶回家去了,而我只能守着这野浦孤舟,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看江流依然,落月留照,把江边花树点染得凄清如许,人间离情万种都在那花树上摇曳着、弥漫着。

  3、与唐玄宗开元时宰相张九龄《望月远怀》作比,在抒写游子思妇离愁别恨的范围和境界方面有何不同?有人说张若虚的相思之苦已经超越了自我,上升到了天下的.离人思妇,你怎么理解。

  望月远怀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明确:

  同样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苦但快乐着!

  《春江花月夜》作者用“谁家”“何处”的互文方式,表现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都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都希望“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作者要表现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苦已经超越了自我,超越了时代。

  《望月远怀》从一个人的视角进行描写,更侧重于个体的情感抒写。不如课文大气。

  引出评价: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

  六、课堂小结:

  月亮,自从上古时期,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主角。人们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溶进月光里,注入明月中。而张若虚却在思想与艺术上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超越及时行乐的思想局限,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给人以玩味无穷的艺术感受。

  七、结束

  在配乐朗诵中结束一节课。

  八、作业

  背诵全诗。

  望月远怀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明确:

  同样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苦但快乐着!

  《春江花月夜》作者用“谁家”“何处”的互文方式,表现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都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都希望“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作者要表现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苦已经超越了自我,超越了时代。

  《望月远怀》从一个人的视角进行描写,更侧重于个体的情感抒写。不如课文大气。 引出评价: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 七、课堂小结:

  月亮,自从上古时期,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主角。人们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溶进月光里,注入明月中。而张若虚却在思想与艺术上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超越及时行乐的思想局限,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给人以玩味无穷的艺术感受。 八、结束

  在配乐朗诵中结束一节课。

【高中的《春江花月夜》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春江花月夜》教案03-21

高中课文《春江花月夜》教案范文12-08

高中鉴赏春江花月夜12-16

春江花月夜教案ppt06-27

诗歌春江花月夜教案06-22

春江花月夜教案课件06-19

欣赏春江花月夜教案06-19

春江花月夜经典教案06-16

春江花月夜赏析教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