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秘密

时间:2020-11-17 11:57:08 杜甫 我要投稿

杜甫的秘密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杜甫的秘密,欢迎大家阅读!

杜甫的秘密

  一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向老作家提出这种请求,“老师,您给我们讲点写文章的秘诀吧!”在他们的心目中,写文章是有秘诀的。只要掌握了写作的秘诀,就能写出好文章来。

  北宋的时候,有个青年喜欢读杜甫的诗,自己模仿着写了不少,但都不满意。于是,他找到著名文学家王安石,说:“杜甫的诗为什么那样精深神妙呢?后世几乎没有人能超过他。”

  王安石点点头,说:“你问得好。不过,杜甫在自己的诗里已公开了他写诗的秘密。”

  “是吗?”青年惊奇地瞪大了眼睛,凑过来,说:“我怎么没有看到呢?”

  王安石看见青年人那心急的样子,笑悠悠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接着讲了读书与写文章的关系,指出读书的重要,然后亲切地反问道:“你写诗下过杜甫那么大的功夫吗?”

  青年人恍然大悟,站起来,向王安石作了一个揖,说:“谢谢您的指点。”

  从此,他认真读书,诗也写得好多了。

  的确,读书和写文章的关系极为密切。一些大作家的文章博大精深,当然是由许多因素形成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文章要好,需要思想、知识、生活和文字表现能力。皮罗果夫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所以读书能提高思想,丰富知识。读前人写的好文章,就能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研究文章的结构布局、遣词造句、锤炼语言等等。如果说世界上那些文章写得好的人,都是一些认真读书的人,这话恐怕并不算武断。拿世界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来说,他从小便酷爱读书。他当学徒、做苦工的那些日子里,尽管白天劳累了一天,夜里仍然借着月光读书。据说他刚满十五岁的时候,就已读过大仲马、雨果、巴尔扎克、海涅、司各特、狄更斯、普希金、果戈理、托尔斯泰等大师们的很多名著,成了一个博学的少年。这对他后来的写作,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以自己亲身的体会告诫别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我扑在书籍上,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由此可见,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为经验之谈。而王安石指出这两句诗是杜甫的诗写得好的“秘密”,也正是抓住了关键。

  拓展:

  杜甫生平

  年少优游

  杜甫因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在青年时代曾数次漫游。十九岁时,他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他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杜甫遂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为梁宋之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四载秋,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仕途不顺

  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甫入门即闻哭泣,原来稚子饿死。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立即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但因官小,未予囚禁。

  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凤翔)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诏三司推问,幸赖宰相张镐救免十二月肃宗召回杜甫复任左拾遗。

  杜甫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六月至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任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两年后,离开奉节县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诗人病死在衡阳市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在他最后漂泊西南的十一年间,他虽过着“生涯似众人” 的生活,但却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岁晏行》等一千多首诗

【杜甫的秘密】相关文章:

我眼中的杜甫随笔-杜甫12-23

杜甫写“诗史”的历史典故-杜甫12-24

杜甫的唐诗10-31

杜甫的名言09-30

杜甫《望岳》赏析-杜甫12-23

杜甫登高读后感-杜甫12-20

杜甫的赠别诗词11-29

诗人杜甫的故事07-04

杜甫思乡的诗句07-27

杜甫写景的诗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