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昔游其一》杜牧

时间:2020-11-26 09:41:49 杜牧 我要投稿

《念昔游三首(其一)》杜牧

  杜牧的《念昔游三首(其一)》描写了作者十年浪迹江南,不受拘束的生活,再勾勒江南的景色,又突出江南的寺院,烘托出游历的地域之广。

《念昔游三首(其一)》杜牧

  念昔游三首

  其一

  十载飘然绳检外⑴,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注释】

  ⑴绳检:约束,规矩,法度。

  【创作背景】

  杜牧曾因仕途失意,长期飘泊南方,“倚遍江南寺寺楼”。其中云门寺在唐代高僧荟萃,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在曹溪说法,云门寺高僧善现住持曾事之。水西寺即天宫水西寺,是宣州泾县水西山中很有名的一座寺院,寺中“凡十四院,其最胜者曰华岩院,横跨两山,廊庑皆阁道,泉流其下”(《江南通志》)。李白曾到此游览,并题有《游水西简郑明府》一诗。《念昔游三首》是杜牧在若干年后追忆那次游踪而写的组诗。

  【赏析】

  第一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作者十年浪迹江南,不受拘束的生活。漫长的生涯中,诗人只突出了一个“自献自为酬”的场面。两个“自”字,把他那种自斟自饮,自得其乐,独往独来,不受拘束,飘然于绳检之外的神态勾画出来了。这神态貌似潇洒自得,实际上隐约地透露出一肚皮不合时宜的愤世之感。

  诗的后两句正面写到“念昔游”的“游”字上,但是并没有具体描写江南的景色。“秋山春雨”只是对江南景色一般的概括性的勾勒,然而爽朗的秋山和连绵的春雨也颇富于江南景致的特征。“春”、“秋”二字连用,同前面的“十载”相呼应,暗示出飘泊江南时日之久。诗人寄情山水,徜徉在旖旎风光之中,兴会所致,不免吟诗遣兴。写游踪又突出江南的寺院,正如作者在《江南春绝句》中所说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风光尤胜之故。“倚楼”关切吟诗。“倚遍江南寺寺楼”,并烘托出游历的地域之广,也即是时间之长,又回应开头“十载”。

  诗人到处游山玩水,看来似乎悠然自在,内心却十分苦闷。这首忆昔诗,重点不在追述游历之地的景致,而是借此抒发内心的情绪。愈是把自己写得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而且是年复一年,无处不去,就愈显示出他的`百无聊赖和无可奈何。诗中没有一处正面发泄牢骚,而又处处让读者感到有一股怨气,妙就妙在这“言外之意”或“弦外之音”上面。

  拓展阅读:《念昔游三首(其三)》杜牧

  念昔游三首

  其三

  李白题诗水西寺⑷,古木回岩楼阁风。

  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⑸。

  【注释】

  ⑷水西寺:原注:在宣州泾县(今属安徽)。

  ⑸山雨:一作“烟雨”。

  【创作背景】

  杜牧曾因仕途失意,长期飘泊南方,“倚遍江南寺寺楼”。其中云门寺在唐代高僧荟萃,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在曹溪说法,云门寺高僧善现住持曾事之。水西寺即天宫水西寺,是宣州泾县水西山中很有名的一座寺院,寺中“凡十四院,其最胜者曰华岩院,横跨两山,廊庑皆阁道,泉流其下”(《江南通志》)。李白曾到此游览,并题有《游水西简郑明府》一诗。《念昔游三首》是杜牧在若干年后追忆那次游踪而写的组诗。

  【赏析】

  第三首诗开门见山,提到李白在水西寺题诗一事。李白《游水西简郑明府》诗中云:“清湍鸣回溪,绿竹绕飞阁;凉风日潇洒,幽客时憩泊”,描写了这一山寺佳境。杜牧将此佳境凝炼为“古木回岩楼阁风”,正抓住了水西寺的特点:横跨两山的建筑,用阁道相连,四周皆是苍翠的古树、绿竹,凌空的楼阁之中,山风习习。多么美妙的风光!

  李白一生坎坷蹭蹬,长期浪迹江湖,寄情山水。杜牧此时不但与李白的境遇相仿,而且心绪也有些相似。李白身临佳境曰“幽客时憩泊”;杜牧面对胜景曰“半醒半醉游三日”,都是想把政治上失意后的苦闷消释在可以令人忘忧的美景之中。三、四句合起来,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在蒙蒙的雨雾中,山花盛开,红白相间,幽香扑鼻;似醉若醒的诗人,漫步在这一带有浓烈的自然野趣的景色之中,显得多么陶然自得。

  此诗二、四两句写景既雄峻清爽,又纤丽典雅。诗人是完全沉醉在这如画的山景里了吗?还是借大自然的景致来荡涤自己胸中之块垒呢?也许两者都有,不必强解。

【《念昔游三首(其一)》杜牧】相关文章:

杜牧《念昔游三首其一》唐诗鉴赏10-30

杜牧《念昔游三首其三》赏析09-04

《念昔游三首(其三)》杜牧的唐诗鉴赏10-30

赠别(其一)杜牧11-11

赠别其一杜牧11-11

赠别 杜牧其一10-22

赠别其一杜牧图片11-15

杜牧《赠别·其一》赏析09-26

赠别杜牧其一翻译10-22

赠别·其一杜牧的原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