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曹操《观沧海》

时间:2020-08-31 13:16:59 观沧海 我要投稿

中华经典:曹操《观沧海》

  引导语:曹操的《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经典之作——《观沧海》。

中华经典:曹操《观沧海》

  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途经碣石山,写下了《观沧海》这首诗,整首诗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读提示】

  诗歌首先直陈其事,交代观海的地点。接着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日月之行”四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可以从两个“若”字看出来。

  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一洗悲秋的伤感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都是紧密相关的。诗人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碣石山,刻石观海。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平定,北伐乌桓也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

  诗人的目光注视着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肃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山河壮丽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中。诗人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诗人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自己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又很含蓄。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欣赏。《诗品》有曰:“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敖陶孙《诗评》:“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这些都是很精当的点评。


【中华经典:曹操《观沧海》】相关文章:

经典赏析:曹操《观沧海》06-07

曹操观沧海经典赏析06-07

曹操观沧海翻译11-03

曹操观沧海 鉴赏06-01

2017观沧海曹操05-24

曹操《观沧海》鉴赏11-02

曹操的《观沧海》06-07

曹操《观沧海》歌谱06-07

观沧海曹操赏析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