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内容讲解

时间:2022-09-23 10:29:2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我要投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内容讲解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内容讲解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内容讲解

  这首诗是李白初居安陆时所作,出川未久,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的李白,这时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人一见如故,在送孟浩然东下扬州时,李白挥笔写下了这首传涌千古的杰作。

  形势动、意境阔大是此诗最突出的特点,黄鹤楼在江夏,与广陵(今江苏扬州)相距数百里,诗人举重若轻,将楚地吴天尽收于短短的四句诗中,首句说友人孟浩然辞别黄鹤楼开始东行,次句描写阳春三月,友人一路江行的旖旎风光,后两句写隐没于碧空尽头的孤帆和与天相接的江流,则象一条无形的纤绳,缩短了黄鹤楼与扬州在读者心中的距离,使诗作描绘和包容了广阔无垠的空间,此诗每句分别各用一个动词:“辞”、“下”、“尽”、“流”,从不同角度(行者与相送者)表现了时间上的顺承关系,给人以流动之感,加上动词自身给诗句带来的动势,使全诗雄浑壮阔,呈现出一种幽深高远的意境。

  这首送别诗之所以能写得如此雄浑壮阔,幽深高远,除诗人的才赋外,还有其客观上的原因,唐代黄鹤楼处于武昌西黄鹤矶上(今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踞山临江,得形势之要,登楼八面来风,凭栏可极目千里,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登临送客,足可壮人襟怀,此其一,李白的江南之游结束未久,“烟花三月下扬州”,或许即有他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这时友人继之而下吴越、之广陵,自然会在唤起他关于广陵的种种记忆,因吴越江山在胸,使诗人的诗才横贯吴楚,所以能、表现出气象万千的景象,此其二,李白二十岁后遍游蜀中名山,二十五岁又“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足迹几遍中国东南,江汉平原的辽远壮阔,江南山水的纤巧秀丽与巴山蜀水的峻峭清雄形成鲜明的对照,看惯蜀中山水的李白,自然会对雄浑广阔的自然景色有其敏锐的感受和准确的.把握,此其三,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风华正茂,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因此才能把这首诗写得神采飞扬,同在江夏、同是送别,他晚年所写的一首《江夏别宋之悌》便显得异常凄婉,这首诗写道: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历尽坎坷的李白,再也没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的神采,送别诗也一改旧时风貌,可见心境与诗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其四情意深挚,是这首送别诗的第二个特点,宋方回论李白诗曾说:“最于赠答篇,肺腑见情愫”(《杂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情惊主要表现在后两句,这里诗人从自己一方落笔,表现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有本作“孤帆远影碧山尽”,或“孤帆远映碧山尽”,但从抒发感情的角度说,还是通行本的文字最为贴切,可以想见:李白目送友人的一片孤帆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碧水蓝天的尽头,然而李白仍向友人消逝的方向眺望着,在那天水相接处,只有江水在不断地东流,诗人似乎渴望东流的江水也载着他的深情,伴随着友人而去,“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妙处,在于拉开了诗人与孤帆的距离,在诗人的极目远眺中,充分表现出诗人的惜别之情,而“孤帆远影碧山尽”,以山做参照物,诗人与孤帆的距离便受到限定,若把“远影”改作“远映”,更将船行的情景坐实,限制了读者的想象和心理感受,李白在另一首题为《送别》的诗中曾写过这样类似的诗句:“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虽诗语较“孤帆”两句更为质朴,情绪也较低沉,但以此为注脚,正可体会李白的思维方式与抒情方式,玩味到“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底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翻译/译文

  在黄鹤楼下老朋友孟浩然向我告辞,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他要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注释

  1.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中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江苏省扬州市。

  2.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3.辞:辞别。

  4.烟花:指暮春浓艳的景色。下:顺流向下而行。

  5.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指帆影消失。碧空:一座“碧山”。

  6.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7.广陵:即扬州。

  8.天际:天边。

  9.西辞:孟浩然由武昌去扬州,是由西往东,所以说“西辞”。辞:告别。

  鉴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内容讲解】相关文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及内容讲解08-30

讲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1-17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文讲解08-30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内容10-2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内容赏析07-2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内容赏评11-2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1-0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09-0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广陵是哪里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