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儿时的事》原文鉴赏

时间:2020-08-27 20:54:01 季羡林 我要投稿

季羡林《儿时的事》原文鉴赏

  导语:季羡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他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

  季羡林先生是我从儿时起就非常喜欢的散文大家。读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是炽热的人文情怀,充满着趣味或韵味,都值得玩味。喻之为啜香茗,齿颊留香,或比之沐惠风浴春雨贴切不过,真正的“秋水文章不染尘”。

  《儿时的事》是季羡林先生《学问人生——季羡林自述》一书中的一节。文章介绍了自己苦难的家境,儿时家中窘困的生活,家境的变故,父辈创业的艰难。深沉的回忆中饱含季老难言的苦痛,那一段往事,那一段灰色的童年记忆,在老人家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文中季老追述儿时贫穷的家庭生活时这样写道“在我能记事儿的时候,我们家已经穷到了相当可观的程度。一年大概只能吃一两次‘白的’(指白面),吃得最多的是红高粱饼子,棒子面饼子也成为珍品。”“夏天和秋天,对门的宁大婶和宁大姑总带我到外村的田地里去拾麦子和豆子,把拾到的可怜兮兮的一把麦子或豆子交给母亲。不知道积攒多少次,才能勉强打出点麦粒,磨成面,吃上一顿‘白的’我当然觉得如吃龙肝凤髓。”多么艰辛的童年生活啊。就连吃上一顿白面竟能感觉到是吃了龙肝凤髓。童年困顿的生活就可想而知了。

  季羡林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人,热爱桑梓,事母至孝。《儿时的事》一文中还写出了对母亲的深深歉疚,季老追忆了自己童年时不理解母亲,他写道在自己吃白面的时候“我从来不记得母亲吃过一口。她只是坐在那里,瞅着我吃,眼里好像有点潮湿。我当时哪里能理解母亲的心情呀!”当自己发誓长大后要母亲能吃上白面,但母亲已经永远的离开了自己。这给季老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终身难以弥补的心灵伤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季先生的百年人生,是一种厚重的历史、文化大散文式的人生。耄耋之年的季羡林人间春色阅尽,沧桑世事历练。季老的人生原本就是一部书,一部启迪人智慧的书,一部净化人心灵的书,一部永远激励人奋进的'书,一部令人回味无穷的书。季先生的散文正是他百年人生的缩影。读老先生的文章,犹如听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娓娓而谈自己的人生遭遇。读老先生的文章,如啜香茗,齿颊留香。

  《儿时的事》

  季羡林

  我的家乡山东清平县(现归临清市)是山东有名的贫困地区。我们家是一个破落的农户。祖父母早亡,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祖父之爱我是一点也没有尝到过的。他们留下了三个儿子,我父亲行大(在大排行中行七)。两个叔父,最小的一个无父无母,送了人,改姓刁。剩下的两个,上无怙恃,孤苦伶仃,寄人篱下,其困难情景是难以言说的。恐怕哪一天也没有吃饱过。饿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兄弟俩就到村南枣树林子里去,捡掉在地上的烂枣,聊以果腹。这一段历史我并不清楚,因为兄弟俩谁也没有对我讲过。大概是因为太可怕,太悲惨,他们不愿意再揭过去的伤疤,也不愿意让后一代留下让人惊心动魄的回忆。

  但是,乡下无论如何是待不下去了,待下去只能成为饿殍。不知道怎么一来,兄弟俩商量好,到外面大城市里去闯荡一下,找一条活路。最近的大城市只有山东首府济南。兄弟俩到了那里,两个毛头小伙子,两个乡巴佬,到了人烟稠密的大城市里,举目无亲。他们碰到多少困难,遇到多少波折。这一段历史我也并不清楚,大概是出于同一个原因,他们谁也没有对我讲过。

  后来,叔父在济南立定了脚跟,至多也只能像是石头缝里的一棵小草,艰难困苦地挣扎着。于是兄弟俩商量,弟弟留在济南挣钱,哥哥回家务农,希望有朝一日,混出点名堂来,即使不能衣锦还乡,也得让人另眼相看,为父母和自己争一口气。

  但是,务农要有田地,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常识。可我们家所缺的正是田地这玩意儿。大概我祖父留下了几亩地,父亲就靠这个来维持生活。至于他怎样侍弄这点儿地,又怎样成的家,这一段历史对我来说又是一个谜。

  我就是在这时候来到人间的。

  天无绝人之路。正在此时或稍微前一点,叔父在济南失了业,流落在关东。用身上仅存的一元钱买了湖北水灾奖券,结果中了头奖,据说得到了几千两银子。我们家一夜之间成了暴发户。父亲买了六十亩带水井的地。为了耀武扬威起见,要盖大房子。一时没有砖,他便昭告全村:谁愿意拆掉自己的房子,把砖卖给他,他肯出几十倍高的价钱。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别人的房子拆掉,我们的房子盖成。东、西、北房各五大间。大门朝南,极有气派。兄弟俩这一口气总算争到了。

  然而好景不长,我父亲是乡村中朱家郭解一流的人物,仗“义”施财,忘乎所以。有时候到外村去赶集,他一时兴起,全席棚里喝酒吃饭的人,他都请了客。据说,没过多久,六十亩上好的良田被卖掉,新盖的房子也把东房和北房拆掉,卖了砖瓦。这些砖瓦买进时似黄金,卖出时似粪土。

  一场春梦终成空。我们家又成了破落户。

  在我能记事儿的时候,我们家已经穷到了相当可观的程度。一年大概只能吃一两次“白的”(指白面),吃得最多的是红高粱饼子,棒子面饼子也成为珍品。我在春天和夏天,割了青草,或劈了高粱叶,背到二大爷家里,喂他的老黄牛。赖在那里不走,等着吃上一顿棒子面饼子,打一打牙祭。夏天和秋天,对门的宁大婶和宁大姑总带我到外村的田地里去拾麦子和豆子,把拾到的可怜兮兮的一把麦子或豆子交给母亲。不知道积攒多少次,才能勉强打出点麦粒,磨成面,吃上一顿“白的”。我当然觉得如吃龙肝凤髓。但是,我从来不记得母亲吃过一口。她只是坐在那里,瞅着我吃,眼里好像有点潮湿。我当时哪里能理解母亲的心情呀!但是,我也隐隐约约地立下一个决心:有朝一日,将来长大了,也让母亲吃点“白的”。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还没有等到我有能力让母亲吃“白的”,母亲竟舍我而去,留下了我一个终生难补的心灵伤痕,抱恨终天!

  我们家,我父亲一辈,大排行兄弟十一个。有六个因为家贫,下了关东。从此音讯杳然。留下的只有五个,一个送了人,我上面已经说过。这五个人中,只有大大爷有一个儿子,不幸早亡,我从来没有见过他。我生下以后,就成了惟一的一个男孩子。在封建社会里,这意味着什么,大家自然能理解。在济南的叔父只有一个女儿。于是兄弟俩一商量,要把我送到济南。当时母亲什么心情,我太年幼,完全不能理解。很多年以后,我才听人告诉我说,母亲曾说过:“要知道一去不回头的话,我拼了命也不放那孩子走!”这一句不是我亲耳听到的话,却终生回荡在我耳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季羡林《儿时的事》原文鉴赏】相关文章:

季羡林重返哥廷根的散文原文11-03

《柳》唐诗原文鉴赏11-09

白居易诗原文鉴赏11-17

赠李白原文鉴赏10-15

《春望》唐诗原文鉴赏11-11

《题西林壁》原文鉴赏11-14

晏殊蝶恋花原文鉴赏11-11

化石吟原文与鉴赏10-13

诗经鹿鸣原文鉴赏11-28

诗经葛覃原文鉴赏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