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化对老舍作品的影响

时间:2022-08-04 15:32:34 老舍 我要投稿

英国文化对老舍作品的影响

  中国作家老舍是一位东西方公认的语言大师。作为一位勤奋而多才多艺的作家,他和其他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一样,其创作与自己的生活、中西方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英国文化对老舍作品的影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基督教的影响

  老舍于1992年在北京缸瓦市伦敦教会接受洗礼,成为一名正式的基督教徒。他深受基督教教义的影响,入教后努力汲取该教服务社会的救世思想。后来,他把自己的名字该为“舍予”,显然是受到基督教舍己救世思想的启迪。在其作品中,无不体现着这种伟大的精神。比如:《猫城记》中的大鹰,《赵子曰》中的李景纯都带有基督教式的牺牲精神。《大悲寺外》塑造的黄学监,又是一位极具基督的宽恕精神的人。

  由于对教会生活十分熟悉,在其创作的小说中,他还刻画了不少极为生动的基督教徒的形象。例如:《二马》中的伊牧师,《正红旗下》的牛牧师都是他着力刻画的外国传教士形象。他在温婉的讥讽笔调下,针砭了洋牧师的虚伪卑劣。还有一些吃洋教者的形象,他们倚仗教会的势力敲诈勒索,鱼肉百姓,作恶多端。老舍以犀利的笔触揭露、抨击了这些中国人中的败类。如《柳屯的》中的柳屯的,《正红旗下》中的多老大,《二马》中的马可仁,《老张的哲学》里的龙树古等。

  但是,在他批判那些伪君子和恶人的同时,还刻意塑造了一些有理想色彩的人物,突出其人格的伟大。这些人虽然不是基督教徒,但他们的言行透露出了浓郁的基督教意味。在他们的'身上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基督教的宽恕、牺牲、博爱等精神。例如:《大悲寺外》中的黄学监,《猫城记》中的大鹰,《黑白李》中的黑李和白李等。

  基督教对老舍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他对人物的塑造和刻画上,他在构思作品时,也巧妙地运用了基督教文化的典故。《猫城记》以寓言体的手法讽喻了中国社会的黑暗,揭露了国民性的病态;该小说引用了《圣经》中的“手指书文于壁”之语结构篇章。在《新年的梦想》的征文中,他写道“……糊涂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大有希望……糊涂的是永生的,这是咱们。”这里他引用了《马太福音》中“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他用耶稣之语来抒写自己对当时国事的失望和愤懑。

  老舍,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而努力奋斗着。在抨击教会阴暗面,批判民族弱点的同时,努力塑造着理想的人格,这使他的创作具有了改造民族灵魂的追求和特点。

  二、 英国文学的影响

  老舍27岁就去了英国,当时身处异乡,处于创作初期的他,正是受到狄更斯、康拉德、萨克雷等英国文学大师的影响,借鉴了他们文学创作的许多长处,而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风格。

  老舍在创作初期对名家的模仿,主要体现在创作风格和创作倾向上。

  首先,在创作风格上,他像狄更斯一样,用幽默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由于自幼过着辛酸的生活,他二十几岁便有了中年人所具有的气质,对于许多荒谬之事都幽默地一笑了之。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笑里带着同情,而幽默乃通于深奥。”当他读到狄更斯的作品时,结识了那种带有温情主义的幽默,由此,他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潜心模仿狄更斯式的幽默。因而他一开始就对狄更斯的作品进行模仿。如《老张的哲学》便是借鉴了《尼古拉斯尼可贝尔》的结构、人物和手法。但是他的幽默并不止与引人发笑,而更是为了引导读者对那个病态的社会进行深入的思考。如《二马》的幽默不再是滑稽式的,而是讽刺性的;并在其中注入了更多的悲剧成分。

  其次,在创作倾向上,他也深受狄更斯等人的人道主义温情态度的影响。他也是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进行的创作,在作品中体现了人力车夫、孤儿、艺人、妖女等社会下层贫民的关怀和同情,反映出他对民族的忧患感。但他不光反映人民的疾苦,还温和而嘲讽地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如《牛天赐传》中的牛天赐在落难时忽然遇到报恩的王定斋,《柳屯的》里的那个母老虎也是让县官太太给收拾了。这些矛盾的解决不是通过激烈的反抗斗争,而是出现了“恶有恶报”的结局。由此也反映了英国文学大师的温情主义对老舍的影响。

  三、 英语的影响

  老舍作品之所以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不仅在于他的作品有丰富深刻的人性内涵,还在于其语言的精彩。他的语言可谓是简而丰,短而长,浅而深。他通过多年的文学实践与创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语言表达体系。现代白话一经他处理,立即变的生动活泼,风趣幽默,俏皮洒脱,凝练含蓄,寓意深刻。

  老舍的文章为何能写得如此动人,为何如此干脆,这是与其语言传统构成有关的。他不仅研究了汉语的特点,还兼收了外国语言的表达特长。

  他在英国时直接感受和学习异域文化和语言。一直强调“吸收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在学习西方语言的过程中,他自觉地将中西语言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中国有些句法太简单,无法完整地表达思想,因此,他在自己的作品中用了不少欧化的语句。主要表现在副词、关系从句、修饰语的运用上。

  汉语中一般把修饰动词的副词放在主语之后,而老舍打破这一习惯,将这些表状态的副词放在句首,即主语之前,类似于英语动名词的表达功能。

  例:很高傲自然地,他问了声“干什么?”——《四世同堂》

  一直地我立到月牙儿落下去。——《月牙儿》

  在运用关系从句时,出现了转折、偏正、因果的倒置现象。

  例:不能承认他是“迷”住了,虽然他的理想强有力地管束着一切行为。——《离婚》

  多咱洋教不灵了,他会退出来,改信白莲教,假若白莲教能给他两顿饭吃。——《正红旗下》

  我们就应该更忠诚正直;他们不是人,我们还要是人。——《猫城记》

  有时,在同一个句子内部,也会出现状语后置和主谓语后置的情况。

  例:那双大脚踩住了他的命,仿佛是。——《离婚》

  随走随抢是猫兵们的正当事业,我想。——《猫城记》

  按照汉语的语序系统,应该是要强调的人、事、物等放在最前面,而老舍利用英语的长句式并综合进汉语的这个规则,让小说既逻辑清晰,更有弹性,又不违背其所要表达的意思。

  在修辞上,汉语的人称代词及指人的专有名词之前一般不带修饰语,而在老舍小说中却出现过。如:要强的,体面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骆驼祥子》)这一大串修饰语放在主人公之前,颇有狄更斯的风格。

  以上各例都是一些看似反常规的句子,但它们使语言的信号强度得以加强,更能刺激读者的视觉感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老舍这位现代语言大师,其人其作皆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英国文化。他在不断的探索中汲取精华,摒弃糟粕,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想结合,兼收并蓄,东西交融,最终成为一名海内外景仰的大师。

  老舍简介与作品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戏剧有《茶馆》《龙须沟》等。中学课本里有《在烈日和暴雨下》(选自《骆驼祥子》)、《龙须沟》(节选)、《茶馆》(节选)。(七)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著名戏剧家,主要剧本有《赛金花》《秋瑾传》《上海屋檐下》,改编的电影有《林家铺子》《祝福》《春蚕》,优秀报告文学《包身工》。

  老舍笔名由来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是父母所起。因为他出生在阴历腊月二十三那天,离春节只差七天,图吉利,取名“庆春”是庆贺春天到来的意思,到他上中等师范的时候,他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名,叫“舒舍予”。这个“字”取得很巧妙,他是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成为“舍予”二字。这两字又有讲,是“舍我”——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献自己的含义。以后他取“舍予”中的头一字,前面加一个“老”字,成为“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他正式署名“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

  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姓氏“万”的繁体字的“草”字头谐音“曹”)。

  老舍生平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信仰基督教,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革命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老舍经典语录

  1.不要再说什么,不要再说什么!我的烦恼也是香甜的啊,因为她那么看过我。

  2.北京的春风能把春天吹跑 。

  3.一个作家实在就是个全能的演员,能用一枝笔写出王二、张三与李四的语言,而且都写得恰如其人。

  4.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5.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反抗。

  6.后悔是不会改善环境的。

  7.生命是不容易得来的,也不能轻易地舍掉。

  8.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像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纸篓子是

  9.我们彼此躲避着,同时彼此愿马上搂抱在一处。我们轻轻地哀叹,忽然遇见了,那么凝视一下,登时欢喜起来,身上像减了分量,每一步都走得轻快有力,像要跳起来的样子。

  10.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许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11.因彼此不明白而闹气是无谓的。

  12.没有民族风格的作品,是没有根的花,它不但在本乡本土活不下去,而且无论在哪里也活不下去。

  13.人格一旦失去,想再恢复,比使死人复活的希望一样微小。

  14.没有民族风格的作品,是没有根的花,它不但在本乡本土活不下去,而且无论在哪里也活不下去。

  15.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扔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16.一时的怒气往往使人的行为失于偏急。

  17.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会生锈。

【英国文化对老舍作品的影响】相关文章:

老舍的作品04-02

老舍与英国09-23

老舍的影响11-20

老舍的作品《春风》08-31

老舍的作品年表03-30

老舍的作品经典句子11-28

老舍先生的作品10-15

老舍的作品养花10-18

老舍英国的生活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