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里的部分小故事

时间:2023-04-21 11:52:00 芷欣 三字经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字经里的部分小故事

  三字经里藏着很多古代故事,都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字经里的部分小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

三字经里的部分小故事

  黄帝制历:

  中国的历法是全世界最早的,既科学又实用,是在黄帝时期发明的。黄帝手下有两个大臣,叫羲和及常仪,他俩对天象都感兴趣,黄帝叫羲和研究太阳运行规律,叫常仪研究月亮和星辰的变化规律。经过努力他俩终于研究出这套历法,并一直沿用到现在。这就是“黄历”。

  开天辟地:

  传说很久以前,天和地连在一起,象个大鸡蛋,里面漆黑混沌。一个巨人叫盘古在里面睡了一万八千年,感到很憋气,便用斧头把“鸡蛋”剖开,里面清净的阳气变成了天,浑浊的阴气形成了地。此后盘古每天长一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终被固定下来,人和动物就生活在这里。这就叫“盘古开天地”。它反映了我们祖先与大自然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文姬辨琴:

  蔡文姬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她父亲蔡邕也是东汉著名的大学者。一次,蔡邕正在弹琴,忽然家中的猫抓到一只老鼠,但还未能制服老鼠,蔡邕不知不觉受到感染,此情绪贯入到琴的旋律中。在后房听琴的蔡文姬忽然说:“猫鼠斗快结束了吧。”蔡邕很惊奇,连声称赞。可是战乱时代才女被匈奴掳去,20年后被曹操用重金赎回。蔡文姬归汉后,整理了许多父亲失散的书稿,为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

  道韫咏诗:

  谢道韫是东晋女文学家,自幼好学,聪明而有才辨。一年冬天下大雪,伯父谢安与人在后院赏雪,谢安一时高兴,出了一句“大雪纷纷何所似”来考晚辈们,大家抢着回答都不如意,此时道韫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了非常高兴。因此,后人称之为“柳絮才”,后来嫁给了大书法家王羲之子,被当时人们称为气质高雅超凡脱俗的女子。

  祖萤咏诗:

  北朝后魏时期的祖萤,父亲当过太守,家里又很多藏书。他从小爱读书,小小年纪就出了名,8岁时就能写诗,12岁当了中书舍人的官,被称为“世圣小儿”。他说写诗要出自内心,要有自己的见解和风格。他长大后当了大官。

  女娲补天:

  上古时候,水神共公不服皇帝统治,就与他打起来。战争特别激烈,从天上打到人间,最后打到西方不周山下。战局僵持不下,共工脾气暴躁,一头撞向不周山。结果,灾祸发生了。因不周山是支撑天的柱子,天柱一倒,天倾西北地陷东南,造成洪水泛滥。女娲为了拯救人类,采来五色石,用天火敖成膏,把天补上。但倾斜的天,凹陷的地,再难恢复。至今,日落西山水流东南。

  仁义礼智信:

  这是封建社会人们的行为规范,简称“五常”。“仁”者,对人宽厚有爱心;“义”者,为人正派,爱憎分明;“礼”者,行为端庄,彬彬有礼;“智”者,处事果断周密;“信”者,诚实稳重讲信誉。这些做到了,就是正人君子;反之,就是遭人唾骂的坏人。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火烧赤壁:

  曹操挥兵南下后,因北方士兵水土不服,为了适应水战便把战船的首尾用铁索相连。周瑜采用了部将黄盖诈降的计策,使用火攻。一天夜里,当黄盖的小船驶近曹操的船队时,趁着东南风,放火烧船,曹操的船队顿时变成火海。

  《黄香温席》

  “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说的是汉朝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蚊子赶走,让父母睡个好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先钻井被窝里,把被子暖热,让父母睡得温暖。黄香的故事流传到了京城,京城人都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韦编三绝》

  孔子勤奋好学,知识渊博,一生都没有松懈过。那时候还没有纸,书都是用竹简作成的,再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孔子为了研究“周易”,每天不停地翻阅竹简,结实的牛皮绳居然因磨断而换了三次。可见没有刻苦精神,就不能成为有学问的人。

  孟母三迁:

  孟轲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很早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十分贫穷,但母亲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他们最初住在坟地旁,孟轲就模仿做丧事。孟母很担心,就搬到集市上,与一家屠夫为邻,孟轲又模仿起杀牛 羊来了。为此孟母又把家搬到一座学校附近,从此孟轲就跟着专心学习礼议。孟轲从小受到教育,最终成为著名思想家。

  孟母断机:

  有一天,孟轲读书厌倦了,跑回家。正在织布的孟母十分生气,就把梭子折断,在了地上。孟轲很奇怪,问母亲为什么发火。孟母说:“一匹布要一根根一寸寸地织,你的学习也像织布一样,只有不分 夜才能有所成就。如今你学业未成就厌倦了,就像折断的梭子一样,还能织布吗?”孟轲听后恍然大悟,从此学习更用功,终究成为著名思想家。

  五子登科:

  窦禹钧是五代后晋人,年轻时人品极差,家里本来已经很有钱,还贪得无厌,盘剥穷人。他妻妾成群却没有儿子。一次他做梦,梦见父亲对他说,如果再心术不正,上天会惩罚他。醒后他十分害怕,再也不敢作坏事了,并开始帮助穷人。后来有梦见父亲对他说,他将会有五个儿子,还能长寿。果然他生了五个儿子。他记住自己的教训,对儿子严加管教,后来五个儿子,都当了大官,这就是五子登科。

  孔融让梨:

  中国人尊敬长辈叫“孝”,尊敬兄长叫“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孔融是东汉末年人,他四岁时,一次有人送来一筐梨,他和几个哥哥自己挑,孔融挑了最小一个。有人问:“你怎么不拿大的?”他说:“哥哥年纪大,应该吃大的。”孔融这么小年纪已知道传统美德。

  母子同刑:

  三国时期,魏国王经在征讨篡位的司马昭时被捕,司马昭要王投降,并抓来他的母亲相威胁。王说:“为国尽忠,死而无怨。”司脑羞成怒,决定处死王母子。临刑前,王苦着对母亲说,是自己连累了她。母亲却笑着说,自己为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王在忠与孝矛盾时选择了忠,实际上是真正的孝。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敬仰。

  杀妻求将:

  战国军事家吴起,其妻子是齐国宗室的女儿,他们住在鲁国。不久齐国发兵攻打鲁国,有人推荐吴起率兵抵抗,鲁穆公因吴妻是齐国人,怕他有私不敢任用,吴知道后,为了功名,居然杀了妻子取得信任,最后打败了齐军。吴虽成名,但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鄙视。

  大禹治水:

  上古时期,洪水泛滥,百姓深受其苦。舜帝派大禹的父亲鲧(gun)去治水,由于方法不当,洪水越来越大,鲧因此被杀。大禹后来接替父亲,继续治水,并吸取父亲的教训,采取疏导法终于制服了洪水。其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公而忘私的精神,受到历代人的称赞。

  孙敬悬发:

  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嗜好读书。读书时间长了,免不了会瞌睡。为了不影响读书,孙敬想了个办法:他在梁上系根绳子绑住头发,这样打瞌睡时一点头,疼痛就赶走睡魔。最终他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苏秦刺股: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纵横战略家,开始时随鬼谷子学纵横术,学成后变卖家产四处游说,。几年后,没有一官半职,钱也花光了,只好回家。父母、妻子、兄嫂都认为他没本事没出息,都不理他。于是,他开始发愤读书,困了就用锥子刺大腿来提神。最后终于学成,提出了六国联合对付秦国的合纵术,成了天下名人。

  《囊萤映雪》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是两个关于勤学的故事。

  晋代的一个名叫车胤的孩子,他家中贫苦,没钱买灯油,又想晚上读书,于是在夏天的晚上,抓一把萤火虫装在白布袋子里面,靠着微弱的灯光读书;映雪是晋代的孙康,在冬天的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学之人。

  《铁杵成针》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功,经常逃学。有一次,他又逃学去玩,在河边看到一位老奶奶专心致志地磨一根铁棒。他奇怪地问这是干什么,老奶奶说要把铁棒磨成针。他不理解,这么大的铁棒要磨到什么时候?可老奶奶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深受启发,从此发愤学习,终于成为天下最著名的诗人。

  《鸿门宴》

  秦末,刘邦攻下秦都咸阳,其手下告诉项羽说,刘邦有野心,项羽听后很害怕欲杀刘邦,即在鸿门设宴招待刘邦,席间指使项庄舞剑要杀刘邦,多亏项伯保护幸免于难,后来在刘邦护卫的斥责下,项羽才放弃杀刘邦的念头。

  《孟母断机》

  孟母姓仉氏,孟子之母。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三字经里的部分小故事】相关文章:

关于《三字经》里的11个小故事03-18

《三字经》里的故事08-03

三字经里的故事全集11-17

《三字经》小故事04-22

三字经经典小故事04-23

三字经小故事11-25

三字经小故事大全07-18

弟子规里的小故事04-01

三字经中的学习小故事04-24

《三字经》的意义与小故事分享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