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西洋梦的挽歌

时间:2020-11-24 20:16:18 徐志摩 我要投稿

徐志摩西洋梦的挽歌

  经受新文化洗礼的徐志摩全心全意地投入西方文化的怀抱,尽情吮吸西方文化的乳汁。

徐志摩西洋梦的挽歌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课堂对于一篇课文的主题的理解,也许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或是考试等等的外界原因,这个主题都有一定的单一性。然而一个人是复杂的,那么一首诗,一首带有朦胧色彩的诗歌,它抒发的是诗人的情感,那么也应该是复杂的,多变的。

  对于徐志摩的经典诗歌《再别康桥》的主题,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华东师大版《大学语文》认为此诗表达了诗人故地重游时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怀;浙大2000版《大学语文》则认为抒发了诗人对康桥的惜别之情,表示了诗人在对心目中的康桥理想幻灭后的哀伤和惆怅的情怀;人教版高中教材采用的是“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深情”。有人说是表现了诗人对于母校的怀念,还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这也是符合人们向往美好爱情的一种解释,是对徐志摩爱情生活的阐释,最后有人则认为它也可能是一首政治诗,甚至说它仅仅只是一首咏物诗,赞美了康河附近的美丽风光,等等。

  一、怀恋母校

  这是一种最正统也是最为人所接受的主题解释,在这种解释里我们不需要对于徐志摩的生平有太多的研究,只要了解到了剑桥大学是徐志摩的母校,就可以从先文本上来进行剖析。

  其实可以说徐志摩来到剑桥本身就是一个计划之外的行程,原本的他在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社会学等学科,总而言之都是与文学这样感性的学科不同的,而“两年后雄心勃勃的徐志摩放弃博士学衔的诱惑,转而到了英国。直到此时,他的志趣仍很专一。”[1]是的,他选择康桥的时候,带着青春年少的回忆,希望跟随罗素学习,一系列意外却产生了一个不同的徐志摩,可以说,剑桥大学是徐志摩一生最重要的转折,来与去,是他,也变的不是他了,康桥是唯一一个见证了前后两个不同的徐志摩的地方,也是改变了他的地方,所以在诗中我们当然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一种缱绻的别意,依依不舍的情结,在他的心里,这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无论是对于过去还是现在的自己,所以徐志摩不吝用尽一切美好的语言来描绘这样的风景,这样的生活。

  而同样,也是康桥和康河启迪了他的.诗情,开启了他对于生活认知的另一扇大门。徐志摩自己也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2]像如此一个让他深深铭记的地方又怎么不会产生深深的眷恋之情呢?

  二、对于过去的告别

  我同样认为这首诗不仅仅包含的是对于母校的怀念,如果仅是如此单薄的情意,那么它就不会成为经典。

  对于过去的告别,不仅仅是对于过去的生活的告别,同样也是对过去的自己,过去的理想,过去的人、事、物的一种告别。就理想上而言,早年的离开祖国外出留学时带走的雄心壮志都已经抛却了,剩下的是一个诗人式的追求,从立志振兴实业到“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胡适语)这是一个跨度极大的转变,甚至可以说这是两个不同的人,一个拥有理性的理想和雄心壮志,而另一个沉入感性的文学世界,志在追求生命的内核。在“康河的柔波里”,他“揉碎在浮藻间”的是“彩虹似的梦”,是曾经寻找过的最高理想。

  对于过去的告别同样是对过去的家庭,过去的生活的告别,在康桥边他与妻子幸福的生活过,而如今他追求着他的美,他的爱与他的自由而去,与怀孕中的妻子离婚,“家庭破裂,结发妻子流落异国他乡;天边一颗星曾在他头上照耀,给他带来无穷希望,但在天未亮时已悄然隐去。他回首往事,不甚感慨……”他也成了家庭中最不受欢迎的人,甚至好像忽然间许多朋友都变了脸色,失去了往日的温情,可以说一夜之间一切全部都变了。所以康桥是他生活变革的开始,同时也是他在苦难时必须,也是第一个想到的倾诉的好友。怀恋过去的曾经的美好,正如康桥的美景,而现在什么也不带走。

  三、与爱情有关

  这第三种主题的别解,我们就不得不提到爱情,爱情是一个可以和母爱等永恒的主题并称的情感,只要人类还有感情,就永远无法避免爱情。在艾青看来,徐志摩“擅长的是爱情诗”[4]。

  不过,说到徐志摩、林徽因、陆小曼等人之间的爱恨纠葛,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听到过,甚至了解过,特别是在对于《再别康桥》的主题的阐释上就由此而产生了分歧。比如诗中用到的“青荇”一词,其实可以想到《诗经・关雎》中写道:“……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之。……”其意不言而喻。同样在徐志摩的《偶然》中也有过和《再别康桥》中有些类似的景物描写:“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就像是载着这一串的星辉放歌,“但我不能放歌”,不曾带着它离开这里。我们都无法否认在这里徐志摩邂逅了那个他心目中集爱、美、自由于一身的女子,这是理想的代表,也是一种诗人情怀的爆发,即使受到了无尽的指责,他也一路走了下去不回头。他认定了林徽因是他的灵魂伴侣,然而林徽因却与梁思成结为夫妻,也许这就是命运的捉弄与它的传奇之处,他离婚,她结婚。

  而这次,再次“云游”到了康桥,林徽因与梁思成,自己和陆小曼各自的爱情,各自的婚姻,徐志摩又一次的体会到了生命中的爱、美、自由的不可捉摸。

  有些经典是永恒的,因为它所表达的主题是多样的,永恒的,无论何时任何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我想这才是永恒的经典,不会褪色,不会被遗忘。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学生的不是文章的答案,而是要告诉他们有些东西需要自己去探索才更有趣味。《再别康桥》的主题其实是可以多解的,语文本身就不是一个单一的,简单的学科。

【徐志摩西洋梦的挽歌】相关文章:

陶渊明《挽歌》原文及赏析07-10

徐志摩的名言11-05

徐志摩的语录09-27

徐志摩的名句02-21

徐志摩名言10-07

讲述徐志摩02-25

徐志摩著名的诗句11-29

徐志摩的优美诗歌11-06

徐志摩的名言警句12-14

徐志摩的经典名言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