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故居

时间:2020-11-03 11:16:07 徐志摩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徐志摩故居

徐志故居 

徐志摩故居

  徐志(1896——1931),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新月派”灵魂人物。元培说他“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是诗”,是诗化了的诗人。

  故居简介

  徐志故居,是徐志与陆小曼婚后短暂居住地,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的小洋楼,为海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级旅游景点。故居主楼底层两侧有徐志家世、生平及思想和文学活动陈列,展示诗人短暂而绚丽多彩的一生。

  徐志故居是石镇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典型中西合璧式少数住宅楼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志后人将故居捐赠国家。1998年12月,故居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整幢主楼建筑复原维修。

  按原貌修复的故居为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外观是间隔着红砖线条叠砌的青灰色砖墙,散发着20年代特有的建筑情调。前厅及厢房底层有中式廊檐,雕梁画栋,厅堂地面铺着德国进口的彩色地砖,天顶装饰考究的多重阴角线条,中西合璧,别具一格。第二进有露台。台门上方镶嵌诗人表弟金庸的手书“诗人徐志故居”,正厅有启功补书匾“安雅堂”,后花园内有井曰“爱之清泉”,乃旧物。故居内部布置徐志家世、生平及思想陈列和文学活动陈列。并根据徐志表妹回忆,复原志小曼的婚房、书房“眉轩”及张幼仪房间、徐母房间、厅堂等。1999年9月正式开放。

  徐志故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新月派”灵魂人物徐志与陆小曼婚后短暂居住地。故居建成于1926年,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的小洋楼。为海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级旅游景点。故居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前后两进,主楼三间二层,前带东西厢楼。后楼亦三间,屋顶有露台,可登临。故居台门上方有诗人表弟金庸的手书“诗人徐志故居”,正厅有匾曰“安雅堂”,乃启功补书。

  主楼底层两侧有徐志家世、生平及思想和文学活动陈列,展示诗人短暂而绚丽多彩的一生。正厅、卧室、书房布置复原陈列,再现诗人的家境和生活场所。

  海宁石镇西河街17号为诗人徐志祖居。徐志(1897—1931),名章,字志,小字又申。徐氏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历来对他褒贬不一。徐氏一族,系出海盐花巷里,明正德年间迁居石,世代以经商兴家。至徐申如(徐志父),在镇上有丝行、酱园、钱庄等,并创办石电灯厂。这所大宅前临街市,有门厅堂楼四进,约建于清嘉道年间。大宅旧有慎思堂,“四开柱”、“金漆金光”,亦兼作货栈。1897年1月15日晨,徐志诞生于此宅第四进北厢楼。诗人在这里度过他的童年、少年,第一进北厢房即为当时读书处。这里的居民,都知道徐志,知道是个大诗人,有的并能说出“新月派诗人”。

  石镇干河街40号,向来被看作是诗人徐志的故居。这幢西式两层楼建于1926年秋,共20余间,有冷热水管、电灯、浴室。楼下的深黄印花地砖,是当年从德国进口的'。1922年3月、徐氏与原配夫人张幼仪在德国柏林离婚,4年后和京华名妹陆小曼在北京结婚。诗人的“婚变”,当时在内不为老父所容,在外不为一般社会舆论所谅。他于是萌生“归隐”之念,于1926年11月16日偕新婚的陆小曼返回故乡,打算在这里度过隐居著书的生涯。但不足一个月,军阀的争战击毁了诗人月下伴美的隐士梦,仓促走避沪上。新居终未能挽住这位中国济慈的诗笔,徒然给后人留下了一段美丽的遐想。

  到海宁不用十分钟就可以找到徐志故居。徐志在海宁石镇的故居实际上有两处,一为老宅,一为新宅。1897年1月15日,徐志就降临在老宅第四进北厢楼里,徐志在老宅度过他的童年和少年约22个春秋。四百八十年前建造的老宅由于破旧不堪,于2001年被拆掉了。我们如今看到的这栋二层楼中西璧小洋房是1926年徐志和陆小曼结婚前修建的新宅。有冷热水管、电灯、浴室等设备,这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无疑是一座令人侧目的豪宅。徐志称此为他的“爱巢”。

【徐志摩故居】相关文章:

观徐志摩故居作文11-12

台北 梁实秋故居11-29

杨玉环故居12-31

杨贵妃故居05-29

文天祥故居11-08

徐志摩名言10-07

讲述徐志摩11-12

鲁迅故居游美文09-15

李贺故居照片11-10

徐志摩伤感语录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