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给杨玉环写的诗

时间:2023-08-04 11:36:27 智聪 杨玉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李白给杨玉环写的诗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白给杨玉环写的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白给杨玉环写的诗

  李白给杨玉环写的诗即《清平调词三首

  《清平调词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共三首七言乐府诗。第一首从空间角度写,以牡丹花比杨贵妃的美艳;第二首从时间角度写,表现杨贵妃的受宠幸;第三首总承前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糅合,融为一体。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描绘出人花交映、迷离恍惚的景象,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

  【1】原文

  清平调词三首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⑵,春风拂槛露华浓⑶。

  若非群玉山头见⑷,会向瑶台月下逢⑸。

  其二

  一枝秾艳露凝香⑹,云雨巫山枉断肠⑺。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⑻。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⑼,长得君王带笑看⑽。

  解释春风无限恨⑾,沉香亭北倚阑干⑿。

  【2】词句注释

  ⑴清平调:唐大曲名,《乐府诗集》卷八十列于《近代曲辞》,后用为词牌。

  ⑵“云想”句:悬想之辞,谓贵妃之美。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⑶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⑷群玉:山名,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因山中多玉石,故名。

  ⑸会:应。瑶台:传说中西王母所居宫殿。

  ⑹一枝秾(nóng)艳:指牡丹花(木芍药)而言。秾,一作“红”。

  ⑺巫山云雨:传说中三峡巫山神女与楚王欢会接受楚王宠爱的神话故事。

  ⑻可怜:犹可爱、可喜之意。飞燕:即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倚新妆:形容女子艳服华妆的姣好姿态。倚,穿着、依凭。

  ⑼名花:牡丹花。倾国:喻美色惊人,此指杨贵妃。典出汉李延年《佳人歌》:“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⑽看(kān):此为韵脚,读平声。

  ⑾解释:解散、消解之意。释,即消释、消散。一作“识”。春风:此指唐玄宗。

  ⑿沉香:亭名,沉香木所筑,在唐兴庆宫龙池东。故址在今西安市兴庆公园内。沉,一作“沈”。阑干:即栏杆。

  【3】译文

  其一

  云想变作贵妃的衣裳,花想变为贵妃之容貌,贵妃之美,如沉香亭畔春风拂煦下的带露之牡丹。

  若不是群玉仙山上才能见到的飘飘仙子,必定是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遇到的女神仙。

  其二

  美丽得像一枝凝香带露的红牡丹,那朝为行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与之相比也只能是枉断肝肠。

  借问那汉宫中谁能与她相比,就算赵飞燕,也只有凭藉着新妆才差可与之比方。

  其三

  名花和绝色美人相与为欢,长使得君王满面带笑不停地看。

  沉香亭北倚栏消魂之时,君王的无限春愁都随春风一扫而光。

  【4】作品精读

  (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释读

  你华丽的衣裳如天上的云彩;你俏丽的容颜如初开的牡丹

  春风煦煦,轻轻地抚摩着精巧的栏杆;牡丹含露,分外娇艳

  她不是人间的佳丽,是天上的仙女,在明月之下,翩翩起舞,让人惊艳。

  猜读

  不管是杨贵妃的衣裳美如云霓,容貌胜似牡丹;还是云彩、牡丹钦倾于杨的俏丽,愿裁剪为衣,慕为其容。

  总之,杨贵妃俏丽惊人,不用置疑

  皇恩浩荡,雨露滋润,三千宠幸集于一身,贵妃之美可想而知,这也是最有力的证据。

  这样的美人,当然是天上的仙子,人间自是没有这等尤物,这般绝色啊。

  惋惜的是,因为她的超凡绝世,令很多佳丽花容失色,香魂凋零,成为她们前世今生乃至来生最大的遗憾和不幸!即便魂销香尘,千年轮回,她们仍在悲风苦雨中啜吟!

  一花独放万花皆悲,这就是现实!

  (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释读

  一枝红艳的牡丹,含着朝露,散着芳香,犹如云雨巫山的神女,纵是楚王朝思暮想,也只能徒劳地愁断柔肠。

  试问问,汉宫粉黛何其多,谁又比她更美?就是汉成帝宠妃赵飞燕,涂脂抹粉,换上新装,那也是白花工夫。

  猜读

  带露的牡丹何其娇艳妩媚,朝阳里更是风情万种,煞是迷人

  那一枝,独傲群芳,艳丽无比

  人花相映,煞是动人

  就是楚王,也只能在梦中才得巫山云雨

  就是汉宫那以妩媚娇小名世的玲珑赵飞燕,着上新妆,也难比贵妃之美!对照的妙处在这里产生神力——使美者更美。

  美到无以言喻的极至,欲正面写之,着实令写者犯难

  即使你李白贵为谪仙,也不例外

  “一枝红艳”,独自承沐皇帝的恩露,万花丛中一枝独秀,芳华绝世,艳压众美,倾国倾城,自在情理之中。

  贵妃异常俏丽,非一般寻常可比

  因为,杨贵妃国色天香,实乃天赐绝色,自然之灵也

  群芳皆嫉自然不可避免,世人皆欲杀,似乎亦是必定!古人早就知晓:物极必反!

  李白你再有能耐又会怎样?还不是贵妃一样的境况

  (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穷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释读

  名花艳,美人艳,人映花,花衬人,是多么地俏丽和谐,常常博得风流的君王,含笑顾盼,举步流连。

  沉香亭北,倚着栏杆,观赏,消遣,人影花影两相辉,纵有无穷的春恨,也会自然地烟消云散。

  猜读

  人美花艳,相映生辉,魅力无穷,弄得君王痴痴地含笑,脉脉地观看

  最是她沉香亭北斜倚栏杆赏花时的慵懒缱绻之态,娇媚之神,消解了君王的无边春恨。

  “美人祸国”论在此似得一铁的例证

  后来产生的事实仿佛也充分地印证了这一点

  爱情,人类繁衍的前奏,社会生活的主题

  我们可亲可敬的代代先辈,用漫漫渺渺的无数岁月,在他们百折不挠蹂躏出的坎坷里程里,他们以人性中最至纯至美的情绪与期冀,熬炼出了这种被称着爱情的精力食品。

  在此过程中,先辈们唱出了一曲曲荡气回肠令人神往的理性之歌,上演了一出出美好波折悱恻缠绵的喜剧悲剧。

  爱情,成为人性中光荣夺目馨香延绵的情绪之花,成为人类情绪大花园中最残暴芳香的一枝。

  “世界上只要有人群的处所,爱情的歌就会重复地吟唱!”上至君王贵胄,下及庶民百姓,都心存同样的愿望同样的梦。

  他们都同样渴望畅饮她甜蜜甘美的琼浆,都同样渴望成为故事中最亮丽最注视标那一个主角。

  为了达到这一点,无数人为她而憔悴,为她而殉情,将爱情演绎得轰轰烈烈繁繁复复凄凄迷迷,演绎得惊天地泣鬼神山水落魄花月失魂!。

  玄宗与杨妃之爱就是这万千故事中的精彩一幕

  她的出彩之处就在于一个是君临天下而极重情义的帝王,一个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倾国倾城的妃子,他们的故事本该有很多精彩的章节,本该有一个人们一直期待的那种古典而美满的结局。

  可是,渔阳的那一声惊天的鼙鼓,惊破了霓裳羽衣曲,为这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划上了句号!马嵬坡的那一场悲风苦雨那一声裂肺撕心便是这个故事的凄婉而断魂的谢幕,让人们知道:再美的花最终都要凋零为尘土,再美的人最终都要枯化为白骨!。

  这一场爱情便成了帝妃之恋的千古绝唱,成为爱情百花园里最姝丽的一朵。

  抛开帝妃这一特别的身份,回归爱情的本真,我们不得不为他们的真爱动容动心,并献上我们的心香一炷!试想想,由古而今,朝朝代代,兴废更替,帝君何其多,这样的故事,这般的衷情,屈指数数,又有几人?有道是,三宫六院尚不够消遣,还要微服“私访”,遍摘世上奇卉,阅尽人间美珍,流下了许许多多光荣陆离百怪千奇的“花事”,成为民间野史柳巷戏说的爆料与话柄!好在,这些早已作古的帝王不会把他们送上法庭,告他们一个诽谤罪,也不会向他们索要巨额的精力丧失费!。

  李杨之恋一去千年,在此,我们不必去探讨他们的爱情与大唐的衰败有无直接原因。

  单就他们对爱情所持的这种态度,就要为他们献上我们虔诚的敬意

  因为,在现代被异化了的爱情里很难找到这种牵人心魂的成分

  只是,在江山与美人之间,玄宗辜负了一个如花生命的俏丽爱情

  二者不可兼得,选择竟是这般的鲜血淋淋

  马嵬坡的悲风依然长鸣,仿佛杨妃不逝世的冤魂,正如怨如诉地为她的这一场旷世的爱情不绝地哀吟!。

  李杨之恋到此为止,你李白对李唐王朝的单恋却远未结束,因而,在你离弃朝廷之后,又演绎出了那么多悲悲切切撼人心魄铭记史册的故事,让代代后人重复地读你命途多舛而又光辉光艳的人生。

  这场旷世之恋止于马嵬坡那一片沸腾的民声

  玄宗错就错在他眼里只装下了一个美人,而忘记了作为帝君的责任——要胸怀天下,博爱苍生!。

  残暴的现实似乎总爱跟意气风发、卓然不群的书生作对

  尽管你手中的椽笔能惊天地、泣鬼神,尽管你也曾自命不凡地说过:“我辈岂是蓬蒿人?”“安能摧眉折腰视权贵?”经过千百次的努力之后,你最终也不得不做个御用文人,不得不替皇帝的宠爱描眉画唇,不得不替皇帝老儿消解无穷春恨。

  你“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哪里去了?你“欲上青天览明月”的豪情哪里去了?好在,你并没有忘记这些,于是有了明朝“挂帆席”,散发“弄扁舟”的负恨离弃,有了弹剑而歌的郁愤,有了踏雪独吟的孤寂,有了“我独不得出”的悲鸣!。

  赏读

  天宝元年(742),经人推荐,你吟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二入长安。

  你本认为从此可以大显身手,大展宏图了

  谁知,仅得一“供奉翰林”的虚枉头衔

  皇帝只把你当作御用文人,作诗吟赋,用来点缀升平盛世

  大失所望的你,终日借酒浇愁,烂醉如泥

  一日,唐玄宗游沉香亭赏牡丹,不愿听旧词,便命人宣你作《清平调》三章。

  时值你大醉不醒,唤了半天,还是不醒,只得以凉水泼面,方才醒来

  醉意懵懂的你,听说奉诣写诗,便在别人的扶持下旁若无人地来到沉香亭,把高力士折腾一番之后,方不假思索,一挥而就,成诗三章。

  玄宗即刻令人演唱,一章唱罢,皇帝早已是龙颜大悦

  为让贵妃高兴,玄宗亲自持玉笛伴奏,君乐妃亦乐,好不快活

  你急就的这三章歌词,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清平调》三首

  你李白斗酒诗百篇,区区三章,何以难人?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对你的诗才已略知一二,又见你的不得志处境,玄宗沉沦酒色的荒淫。

  我们在为玄宗的爱情唱赞歌的时候,我们绝对无法宽恕他对民生的疏忽。

  “清平调”本为词调名,因其体式类诗,故入选多种诗集

  三首诗,首章以名花、天仙喻贵妃;次章以神女、赵飞燕映衬贵妃;三章则将名花、美人、君王融为一体,点明名花美人的存在,不过是为博君一笑,为解君王“无穷恨”而已。

  而诗人的存在,并无实职,只是每日陪侍皇帝宴饮游猎,奉命写一些点缀升平的玩乐词章罢了。

  三首诗既讽刺了杨贵妃以色媚主,也讽刺了唐明皇因色误国

  明皇非明,实乃荒淫误国之昏君

  是没有罪过的,要害在于作为国君的男人,在与江山面前,是否能理智地把握自己。

  “祸国”之论,实在谬矣,让千古以来的无数蒙冤遭屈!

  诗歌将眼前之景与神话传说、历史掌故相联合,写得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花团锦簇,浓艳香泽,飘洒流畅,极富浪漫情味。

  比喻的运用尤为突出:以花喻人,以云喻衣

  一个“想”字,即赋予崭新意境:贵妃之美让人刻骨铭心,故而,云想为衣,花想为容。

  品读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看见天上绮丽的云彩,就想起她那俏丽的衣裳;看见园中盛开的花朵,就想起她那动人的颜容。

  春风吹拂着栏杆,在露水的滋润下,花朵显得更加浓艳

  这两句诗写出了牡丹花的艳丽,也写出了杨贵妃的美貌

  前句写人,因花而想到人的容貌,人之美可想而知了

  后句写花,暗则写人,杨妃得唐玄宗的恩宠,也就像牡丹得春风爱抚、雨露滋润一般。

  诗中,花容人颜,相互映衬,清新流畅,煞是迷人

  现今,人们常用“云想”句形容女子的爱打扮、爱俏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一枝红艳”指牡丹花

  “云雨巫山”是用宋玉高唐赋的典故,指楚王与巫山神女的故事

  “枉断肠”即神女朝云暮雨,来往飘忽,使楚王徒劳地生出几多惆怅,徒劳地销魂断肠。

  牡丹红艳的花瓣上,点点滴滴的露水,还留着清醇的芳香;忆起传说中的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故事,让人莫名地心神感伤。

  诗句比喻杨贵妃的俏丽得宠,就像巫山神女与楚王的幽会一样,只不过是一场虚幻而已。

  今人引用该句,常直接用其本义,以形容花枝的俏丽可人;“云雨”句常用来表现男女恋情的如梦似幻与虚无缥缈,令人迷恋心伤,无以自拔。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娇艳的名花与倾国的美人配在一起,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讨人爱好;因此,时常能博得君王充满欢笑的赞叹。人映花,花衬人,哪一个更美?诗人着重于夸奖杨贵妃的俏丽,深得唐玄宗的宠爱。

  现人们常引用这两句诗,去夸奖女子的艳冶与讨人爱好。

  【5】作品鉴赏

  这三首诗,把木芍药(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从篇章结构上说,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第三首归到目前的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诗笔不仅挥洒自如,而且相互钩带。“其一”中的春风,和“其三”中的春风,前后遥相呼应。

  第一首,一起“云想衣裳花想容”七字,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像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第二首,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华浓”更进一层。“云雨巫山枉断肠”用楚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为神女而断肠,其实梦中的神女,根本及不到当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来,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算得绝代美人了,可是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杨妃,不须脂粉,便是天然绝色。这一首以压低神女和飞燕,来抬高杨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题之法。相传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宫人手托的水晶盘中歌舞,而杨妃则比较丰肥,固有“环肥燕瘦”之语(杨贵妃名玉环)。后有人据此说,杨妃极喜此三诗,时常吟哦,高力士因李白曾命之脱靴,认为大辱,就向杨妃进谗,说李白以飞燕之瘦,讥杨妃之肥,以飞燕之私通赤凤,讥杨妃之宫闱不检。但这种说法遭到很多学者反对。这些学者认为:李白诗中果有此意,首先就瞒不过博学能文的玄宗,而且杨妃也不是毫无文化修养的人。据原诗来看,有明显的抑古尊今之意。

  第三首,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起首二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妃,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带笑看”三字再来一统,使牡丹、杨妃、玄宗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了。由于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两字即君王之代词,这一句,把牡丹美人动人的姿色写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带笑,当然无恨,烦恼都为之消释了。末句点明玄宗杨妃赏花地点──“沉香亭北”。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十分优雅风流。

  这三首诗,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写花光,又似在写人面。“一枝红艳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融,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这三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不待什么刻画,而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这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无怪这三首诗当时就深为唐玄宗所赞赏。

  【6】创作背景

  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唐玄宗天宝二年(743)或天宝三年(744)春日,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不可用旧日乐词。因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

  《全唐诗》题注:“天宝中,白供奉翰林。禁中初重木芍药,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移植于兴庆池东沈香亭。会花开,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辇从。诏选梨园中弟子尤者,得乐一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手捧檀板,押众乐前,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李白,立进《清平调》三章。白承诏,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龟年歌之,太真持颇梨七宝杯,酌西凉州蒲萄酒,笑领歌词,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徧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太真饮罢,敛绣巾重拜。上自是顾李翰林尤异于(他)学士。”

  【7】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曾经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供奉,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即位后,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

  著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李白给杨玉环写的诗】相关文章:

李贺写的诗08-27

李白给杜甫的诗有哪些09-29

李贺写马的诗03-21

关于李贺写马的诗03-23

李贺的诗马诗03-30

关于李贺写的诗有哪些08-02

李贺的诗10-25

李贺最好的诗09-11

李贺钓鱼诗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