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案三课时

时间:2020-09-05 15:31:50 岳阳楼记 我要投稿

岳阳楼记教案三课时

  《岳阳楼记》是语文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以“记”为名,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

岳阳楼记教案三课时

  岳阳楼记教案三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抽背课文第三至六段。

  齐背全文

  二、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段:交代写作背景与缘由。

  第二段:写洞庭湖全景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第三、四段:写迁客骚人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

  第五段:点明题旨。

  三、问题研讨:

  1、默读思考: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说明了什么问题?

  B、作者在这里没有对岳阳楼详加描绘,原因是什么?

  C、课文第三四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

  D、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E、“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

  F、“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G、本文是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2、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

  A、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奋发有为,有阔大的胸襟,和一般的迁客不同。

  B、第一。作者明言“前人之述备矣”,因此不必再去重复;第二,从全文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介绍岳阳楼的建造经过和它的构造及景物,而在于借景抒情引发自己的观点。

  C、第三段描绘了洞庭湖一幅阴冷的画面,第四段描绘了洞庭湖一幅晴朗的画面 。

  D、“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分手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说明了“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转入议论,突出主旨。

  E、“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迁客骚人”的不同感触,即“悲与喜的'两种不同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的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F、表达了作者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类古仁人的向往与敬慕之情。

  G、文章开头叙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不到一年,就做到了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已含不以己悲之意。说明他不同于一般的迁乏味,为写下文的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做铺垫。

  三、品味优美语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或好的词语,仔细揣摩品味。

  示例:

  “衔远山,吞长江“一句中”衔、吞二字形象地写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把静止的景物写洗了,人格化了。

  第三段文字运用四字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极力描绘出一幅阴冷的画面,读后给人一种天昏地暗,阴风惨惨的感觉。

  2、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本文语言流利畅达,简洁凝练,节奏鲜明,音调铿锵,意境优美,意趣无穷,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得益于作者运用了骈散结合的句式。那么本文是如何做到骈散结合的呢?

  明确:本文骈句散句的运用,令文章的内容而变化。

  四、拓展延伸:

  抄写学习范仲淹的《渔家傲》《苏幕遮》《江上渔者》

  比较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异同。

  学习岳阳楼长联:体味其妙处。

  五、作业:

  完成语文作业本本课全部作业。

  准备默写课文。

  岳阳楼记教案三课时2

  一、展示,入课文

  教师: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岳阳楼记》,疏通了课文内容,并让两个小组为我们准备了有关岳阳楼的资料,先请两位小组长展示他们的成果。

  学生1:大家好!我们组收集的是有关岳阳楼的对联,我们精选了几副送给大家。这是岳阳楼上最短的一副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这副对联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淼,水天相接的雄壮气势,给人以无穷的遐想。“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这是岳阳楼公园大门口的一副对联,高度盛赞了洞庭湖和岳阳楼,具有磅礴的气势。“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心,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而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这是岳阳楼上最长的一副对联,是清代窦垿撰写的,将岳阳楼的古今历史文化与优越的地理条件融为一体,抒发自己的感慨。我的介绍完了,谢谢大家!

  学生2:大家好,我们组收集的是有关岳阳楼的诗词歌赋,我们选择了两首诗送给大家。第一首是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杜甫在孤苦伶仃、体弱多病的情况下,登上岳阳楼所写下的,全诗流露出孤独、寂寞、惆怅、郁闷的感情。另外一首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这一首诗与上面的一首风格迥异,全诗洋溢着喜悦豪放之情,体现作者浪漫主义的写诗特点。我的介绍完了,谢谢大家。

  教师:两位组长介绍得很好,清楚流畅,重点突出,很有文化内涵,让我们获益不少。(同学们长时间鼓掌)

  二、熟读,明主旨

  教师:同学们,古往今来,迁客骚人为洞庭湖壮丽的景观书写了浩如烟海的千古绝唱,岳阳楼上更是题满了文人的诗词歌赋。因此,有人说,岳阳楼就是一部文学史,连范仲淹也说“前人之述备矣”,面对前人熠熠生辉的文字,范仲淹没有像李白登临黄鹤楼那样“眼前有景道不得”,而是另辟蹊径,用神来之笔使岳阳楼再放异彩,使《岳阳楼记》从此名于世,传于后。一纸文章天下传,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请大家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有气势。

  (学生打开书本,放声朗读,摇头晃脑,十分投入。)

  教师:大家读得很好,虽然没有高歌入云,慷慨激昂,但是大家还是读得很投入,这说明我们对课文的理解是有一定程度的。下面,请大家用横线画出文章的主旨句。

  (学生默读课文,认真寻找课文的主旨句。)(大约一分钟)

  学生3:我认为这篇文章的主旨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作者在古仁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政治理想,表达了先忧后乐的思想。

  学生4:老师,我觉得文章的主旨句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文章用迁客骚人的揽物或喜或悲之情来引出古仁人的思想,借此来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和情怀。

  学生5:我觉得他们两个人找的句子都是,因为文章是作者以岳阳楼来借题发挥,表达作者阔大的胸襟和崇高的政治理想。

【岳阳楼记教案三课时】相关文章:

岳阳楼记第2课时教案范文12-05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案06-24

《游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案设计12-28

《岳阳楼记》第三课时的教学实录12-29

《岳阳楼记》第三课时的优秀教学实录06-28

《游岳阳楼记》教案06-24

课文《岳阳楼记》教案10-24

《岳阳楼记》的教案07-29

《岳阳楼记》教案范文12-30

《岳阳楼记》教学教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