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文言现象及写作特点

时间:2020-11-18 11:38:46 鱼我所欲也 我要投稿

《鱼我所欲也》文言现象及写作特点

  导语:《鱼我所欲也》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

  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1.与

  通“欤”,语气词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给         例句:呼尔而与之

  2.而

  连接两个动作,承接连词  例句:蹴尔而与之

  转折连词,却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于

  比  例句:所欲有甚于生者

  对于 例句:万钟于我何加焉

  4.是

  这种   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作法 例句:是亦不可以已乎

  5.得

  得到,拥有   例句:二者不可得兼

  通“德”,感激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6.尔

  助词    例句:呼尔而与之

  代词,你  例句: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7.为

  为了  例句: 乡为身死而不受

  做   例句: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通假字

  1.“辟”通“避”,躲避。例句:故患有所不辟也

  2.“辩”通“辨”,辨别。例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3.“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与”通“欤”,语气词。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通“向”,从前。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

  古今异义

  1.钟

  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例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2.是

  古义:代词,这种

  今义:判断动词,是

  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例句: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2.省略句

  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

  译文: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写作特点

  1.议论严密,层层深入。

  文章围绕“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立论,从正面论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从反面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从而再次重申文章论点。结构严谨,层层深化。

  2.善用比喻。

  开篇以鱼和熊掌设喻,引出中心论点。第二段以“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比喻守义不辱,形象生动。

  3.善用对比。

  第一段正反对比阐述“义”重于“生”的道理,从反面假设推理,又从正面事实说明人能不贪生,不避患。第二段举例论证,以正反两个事例进行对比,说明人们对待利欲引诱的不同态度,批判为追逐个人名利而丧失羞恶之心的人,重申中心论点。

  文学赏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万章下》)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