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赠汪伦》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0-11-17 17:32:28 赠汪伦 我要投稿

唐诗《赠汪伦》教学设计及反思

  《赠汪伦》是著名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作名篇,这是一首赠别诗。下面我们为你带来唐诗《赠汪伦》教学设计及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唐诗《赠汪伦》教学设计及反思

  唐诗《赠汪伦》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简析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课文《赠汪伦》是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诗中描述的“李白”“汪伦”“桃花潭水”“踏歌声”“将欲行”“送我情”等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情的写意画:桃花盛开,潭水轻漾;轻舟欲行,踏歌声起。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古诗。

  2.能凭借课件和小组合作读懂古诗,体会古诗蕴涵的思想感情,并以此促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喜爱中国古典文化,促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

  三、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李白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2.理解句子“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及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我们学校已开展多年了,你在活动中有哪些收获?本学期你背了哪些古诗文?请你把最近背诵的诗文念给同学们听。

  (师指名背诵)

  师(评点、引入):的确,一位好的诗人就像一位好朋友,他能告诉你什么是高山流水般的友谊,告诉你无欲则刚、见贤思齐的人生哲理。古诗文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寄放心灵的处所。下面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赠汪伦》,也许有的同学已经能背出来了,但你们知道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今天,我们就来进行具体的学习。

  【设计意图】教学从经典诵读活动入手,与学生前期的学习积累建立起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尝试背诵古诗

  (课件展示古诗《赠汪伦》,师引导学生自学生字,并尝试将古诗读正确、顺畅)

  师:能够将古诗读正确、通顺的同学,请站起来读一遍。(抽举手学生读,读后让其他学生评点)

  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大家作点评时首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赞美别人,然后将自己的建议得体地告诉他。

  师:试一试将古诗背出来。

  (三)解读古诗,体会情感

  1.小组交流,提出问题。

  师:通过诵读和背诵,大家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小组交流,总结在读古诗中遇到的共同问题。

  (四人小组交流)

  师(出示关键字词):“赠”“忽闻”“踏歌声”“不及”分别是什么意思?

  2.介绍“汪伦”及诗歌的写作背景。

  师:唐代诗人李白一生既喜欢作诗,也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是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曾做过县令,他对李白的才学十分钦佩。有一回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便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是又担心李白不肯来,于是想出了一个妙计。他修书一封托人送给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听说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造访。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此时的李白方知“上当受骗”,但是他却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两人兴趣相投,成了好朋友。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这首流传千古的七言绝句。

  3.分组讨论,解读古诗。

  (课件演示:诗人李白将要乘船离开时,好友汪伦在岸边踏步和乐送别的情景)

  师:分组讨论你是如何理解“忽闻”“踏歌声”等词语的意思?这两个词该怎样读更能传达词的意蕴呢?

  师:分小组读诗,看看哪一组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教学通过对诗歌写作背景的介绍和课件展示,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和相互合作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初步读懂和读好古诗。

  4.理解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及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师:“深千尺”是什么意思?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吗?这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师:“不及”是什么意思?

  师:“送我情”是什么意思?

  师:整句话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虽然桃花潭的水很深,但是潭水远远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诗歌把这种抽象的感情具体化,令人感到形象可感,增加了古诗的亲切感。

  师(引导):李白的诗歌常运用夸张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增强诗歌的感染力。诗歌中的夸张常与新奇的比喻连用,尽管超越现实,却又合乎情理。因此,他的诗歌成了浪漫主义思想的典范。

  5.体会情感,情景模拟。

  师:谁能用上“即使……也……”这一关联词把李白和汪伦之间的真切情感表达出来?

  师:让我们来齐读,把李白对好友的深情厚意表达出来吧!

  师:“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此时此刻,李白与汪伦站在河岸边就要分别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们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来演一演。(出示背景图,播放音乐,生想象情景与同桌练习,师指名演)

  (学生在轻快的音乐声与真实的故事情境中激发了情感的共鸣)

  (四)再次诵读、背诵古诗

  1.师配乐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和背诵《赠汪伦》,让学生在读中想象诗中的情景。

  2.师相机出示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引导学生体会李白与孟浩然两位大诗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设计意图】教师相机插入相关古诗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使教学的内涵得以深化拓展,教学的容量得以合理的扩充。

  (五)拓展小结

  1.师出示高适的《别董大》、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勃的《送杜少俯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让学生自由诵读。

  2.归纳一般古代送别诗的特点:一是出行原因大体有谋生、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二是诗人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之情;三是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这些诗文中大多都寄托诗人期望重逢、回忆从前的美好以及给送行人以祝福的情感。

  (六)课外积累

  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相信同学们也经历过离别。当你就要离开自己的至亲、挚友,想到可能很久才能再次相聚时,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自己仿写一首送别诗或从课外送别诗中摘录你最喜欢的名句送给他们。

  师:李白的诗常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将奇特的夸张与新奇的比喻连用。请你从他的诗里找出这样的句子来。

  【设计意图】拓展诵读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文本资源开拓到课外的无限阅读中去,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有效推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

  六、教学反思

  《赠汪伦》一课的教学,我力求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引导学生“用心”读书,将自己的情感思维方式,内心体验带入学习过程中,无拘无束地释放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的人生,释放自己的灵性和悟性。

  一、运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古诗离现在年代久远,对于现代的小学生来说,要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是不易的,体会诗歌蕴藏的情感更难。因此,创设情景,奠定情感基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本课前,我通过网络这个特点去查阅了有关这首诗的背景资料,在课前给学生介绍。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你们知道李白吗?又知道汪伦和他是什么关系吗?然后,老师说老师从网上知道了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的有趣小故事,接着讲述“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古诗,学生听得兴趣盎然。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

  本节课把教学的基本顺序由讲授式教学的“先讲后学”变成了“先学后讲”。通过自学、交流,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如:要求学生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己理解古诗的内容。经过自学探究,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表现力,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对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扎扎实实,层层推进

  “自主探究—自读感悟—悟情升华。”体现了以理解为基础,以读促理解,以理解促朗读能力提高的理念。读的训练层次清楚,形式各样,在读中有所感悟,在交流中升华体验,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目标。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疑乃思之源”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便化被动为主动,使学生主体地位悄然增强。由“忽闻”而引发的问题:李白与汪伦感情如此深厚,李白要走了,汪伦为什么没去送行呢?这个高质量的问题如巨石入江一下子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老师的抛砖引玉打破了课堂的沉寂,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才有了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妙语连珠。

  本节课也有很多遗憾,如:学生感情朗读时,如多给大家参与评价的机会,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理解会更深刻。另外还应更多地关注学困生,学生的整体感悟、表达等能力会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坚持把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把讲的机会更多地留给学生,把评价的自由还给学生,尽可能让学生全身投入,全心投入,全情投入。

【唐诗《赠汪伦》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文章:

赠汪伦教学设计及反思参考12-15

《赠汪伦》的教学设计及反思11-28

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及反思01-02

李白《赠汪伦》教学设计及反思11-14

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2-11

李白《赠汪伦》的教学设计及反思12-11

赠汪伦教学设计以及反思12-11

《赠汪伦》教学设计及赏析12-26

《赠汪伦》 教学设计11-24